"南浮沧海上":李翰从南方远渡沧海,
"万里到吴台":历经万里行程来到吴地的楼台。
# 吴台:谓苏州,苏州有姑苏台。
"久别长相忆":我们分别已久,常常彼此深切思念,
"孤舟何处来":真好奇你这一叶孤舟究竟从何处而来。
"春风催客醉":春风吹拂,似在催促着客人尽情畅饮沉醉,
"江月向人开":江上的明月也朝着我们朗然展开。
"羡尔无羁束":真羡慕你无拘无束,就如同那自由自在的沙鸥,
"沙鸥独不猜":无人猜忌、毫无羁绊。
中唐诗人
刘长卿(726?~789?),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进士。曾任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起为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复被诬贬睦州司马。官至随州刺史。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他与钱起、郎士元、李嘉祐并称“钱郎刘李”。诗风简淡,多写仕途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代表作品有《新息道中》。著有《刘随州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友情诗。诗中描绘了友人李翰从越地经沧海万里来到吴台的情景,通过“久别长相忆”表达了诗人与李翰久别后的深切思念;以“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营造出与友人相聚时温馨愉悦的氛围;借“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抒发了对友人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羡慕之情,展现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真挚的友情。
2. 分段赏析
首联“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中“南浮沧海上”,点明友人李翰行程起始于南方,乘船在茫茫沧海之上漂浮前行,“浮”字生动地表现出在海上航行时那种随波荡漾、漂泊之感,而“沧海”的广阔无垠,又从空间上强调了行程的遥远与艰辛。“万里到吴台”,“万里”极言路程之长,“吴台”指出目的地,历经漫长的海上行程,终于抵达吴地。此联以简洁而壮阔的笔触,勾勒出友人长途跋涉的行程路线,为全诗定下了一种历经长途奔波后相聚的情感基调,也隐含着诗人对友人旅途不易的关切。颔联“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中“久别长相忆”,直接点明诗人与李翰分别已久,在漫长的时光里,诗人常常思念着对方。“长”字强调了思念的持久,这种思念是在岁月中不断累积的。“孤舟何处来”,承接上联友人乘舟而来,却以问句的形式发出,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对友人行程具体细节的好奇,更重要的是,这一问蕴含着关切之情,仿佛在说,在这茫茫水上,你独自驾着孤舟,究竟是从怎样遥远的地方而来啊,进一步体现出两人久别重逢时,诗人对友人的牵挂。颈联“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中“春风催客醉”,春风轻柔,似乎在殷勤地劝着客人尽情畅饮沉醉。“催”字赋予春风以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地营造出一种欢快、愉悦的氛围,体现出诗人因友人到来,心情格外舒畅,故而觉得春风都像是在助兴。“江月向人开”,江上的明月也仿佛懂得人意,朝着诗人与友人朗然展开。明月向来是诗歌中传递情感的重要意象,这里的江月,不仅为场景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美好,更烘托出诗人与友人相聚时温馨融洽的气氛,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尾联“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中“羡尔无羁束”,诗人直接抒发对李翰的羡慕之情,羡慕他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一个“羡”字,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内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沙鸥独不猜”,以沙鸥作比,沙鸥在天地间自由翱翔,无人猜忌,自由自在,进一步强调了李翰生活的自在状态,同时也暗示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受到诸多束缚,渴望能如沙鸥、如友人这般无拘无束,从而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上一篇:唐·李商隐《俳谐》
下一篇:唐·杜甫《诸将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