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sài
èr
shǒu

朝代:明作者:任淳浏览量:3
shí
lín
láng
fēi
téng
shì
shuò
fāng
qīng
píng
xuán
jǐn
chì
jiāng
shā
jīn
cháo
xué
yān
rán
zhàn
chǎng
wáng
tíng
yuǎn
dùn
wèi
huò
zài
biān
jiāng

译文

十八位羽林军的年轻将领,矫健昂扬奔赴北方边疆。腰间佩着青萍宝剑,驾着玄锦装饰的兵车,骑着赤兔良马,系着紫色丝缰。如今沙漠仍是敌军的巢穴,燕然山是自古以来的战场。敌军的王庭必将远远逃遁,因为有像卫青、霍去病一样的将士驻守边疆。

逐句剖析

"十八羽林郎":十八位羽林军的年轻将领,

"飞腾事朔方":矫健昂扬奔赴北方边疆。

"青萍玄锦毂":腰间佩着青萍宝剑,驾着玄锦装饰的兵车,

"赤兔紫丝缰":骑着赤兔良马,系着紫色丝缰。

"沙漠今巢穴":如今沙漠仍是敌军的巢穴,

"燕然古战场":燕然山是自古以来的战场。

"王庭须远遁":敌军的王庭必将远远逃遁,

"卫霍在边疆":因为有像卫青、霍去病一样的将士驻守边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出塞曲二首(其一)》是明代任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人物与去向,写十八岁的羽林郎奔赴北方边疆效力;颔联描绘装备,展现其携带宝剑、乘坐华车,骑着骏马、系着美缰的英姿;颈联转入环境描写,点出沙漠成敌军巢穴、燕然山是古战场的背景;尾联抒发豪情,认为敌军王庭定会远逃,因有像卫青、霍去病一样的将领驻守边疆。全诗运用典故,语言凝练,通过刻画羽林郎出征场景与边疆形势,赞美戍边将士,表达保家卫国的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十八羽林郎,飞腾事朔方”,开篇塑造少年英雄形象。“十八”点出年龄的年轻,“羽林郎”彰显身份的尊贵;“飞腾”一词写出其矫健昂扬的姿态,“事朔方”则点明他奔赴北方边疆执行使命,开篇便勾勒出一位年轻英武、投身边疆的卫士形象,充满豪情。颔联“青萍玄锦毂,赤兔紫丝缰”,描绘少年的装备器物。“青萍”指锋利的宝剑,“玄锦毂”是装饰华美的战车;“赤兔”是良马的代称,“紫丝缰”则是精致的马缰。这些华贵精良的装备,既展现出少年的英武气派,也暗示其肩负的重任,通过器物的描写侧面烘托人物的风采。颈联“沙漠今巢穴,燕然古战场”,转入对边疆环境的刻画。“沙漠今巢穴”点明当前沙漠地区仍是敌军盘踞之地,点出边疆的紧张局势;“燕然古战场”则以“燕然山”这一历史上汉军立功的古战场作比,既呼应“出塞”主题,又暗含对少年建功立业的期许,今昔对照中增添历史厚重感。尾联“王庭须远遁,卫霍在边疆”,抒发豪情与信念。“王庭须远遁”写出对敌军巢穴必将被驱逐的坚定信心;“卫霍在边疆”以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代指如今的边疆将士,将少年比作古代英雄,既赞美了边疆将士的勇武,也表达了对边疆安定、建功立业的期盼,情感激昂,余韵豪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刘基《独漉篇》

下一篇:明·叶子奇《塘上闻兰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