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三尺匣":我有一个三尺长的剑匣,
"白石隐青锋":白石之中隐现着青锋剑的寒光。
"一藏三十年":一直收藏了三十年,
"不敢轻开封":不敢轻易打开剑匣。
"无人解舞术":无人能懂舞剑的技艺,
"秋山锁神龙":秋天的山峦禁锢着神龙般的宝剑。
"时时自提看":时常自己提着剑匣观看,
"碧水苍芙蓉":像碧水边的苍芙蓉一样。
"家鸡未须割":家里的凡鸡无需宰杀,
"屠蛟或当逢":或许会遇到斩杀蛟龙的机会。
"想望张壮武":向往张壮武,
"揄扬郭代公":称颂郭代公的威名。
"高歌抚匣卧":高声歌唱着抚摸剑匣躺下,
"欲哭干将翁":想起干将铸剑的故事,不禁想要垂泪祭奠。
"幸得留光彩":所幸这剑仍保留着当年的光彩,
"长飞星汉中":希望长久地飞在银河之中。
明代文学家,“江南四才子”之一
祝允明(1461~1527),明代文学家。字希哲,生而枝指,故自号枝山、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举人,历官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祝允明的诗文纵横开阖,茹含古今。其诗直抒胸臆,挥洒淋漓,诗风自然。其散文和笔记小说,笔调轻俊流畅,爱写怪诞之事。其尤工书法,以小楷、狂草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号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有《怀星堂集》及笔记杂著《祝子罪知录》《祝子小言》《猥谈》等。今人有校点本《祝允明集》。
1. 分段赏析
“我有三尺匣,白石隐青锋”这两句开篇点出诗人拥有一把宝剑,剑藏在三尺长的匣子里,白色的石头遮掩着锋利的剑刃。“隐”字写出宝剑未显露锋芒的状态,既表现了宝剑的珍贵,也为后文写其长期未被使用埋下伏笔,简单几笔勾勒出宝剑的存在与藏而不露的特点。“一藏三十年,不敢轻开封”这两句写宝剑被珍藏了三十年,诗人从不敢轻易打开剑匣。“三十年”突出时间之长,“不敢”体现出对宝剑的珍视,也暗示了宝剑的非凡,仿佛其锋芒一旦显露便会有重大影响,同时暗含宝剑未得施展的遗憾。“无人解舞术,秋山锁神龙”“无人解舞术”说没有人懂得使用这把宝剑的技艺,“秋山锁神龙”将宝剑比作被秋山锁住的神龙。前者点出宝剑无用武之地的原因,后者以生动的比喻凸显宝剑的不凡与被困的境遇,流露出对宝剑不得施展的惋惜。“时时自提看,碧水苍芙蓉”这两句写诗人时常自己提起剑匣观看,觉得宝剑像碧水边的苍芙蓉一样光彩照人。“时时”体现诗人对宝剑的喜爱与关注,“碧水苍芙蓉”的比喻,赋予宝剑清丽俊逸的形象,既写剑之美,也暗含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家鸡未须割,屠蛟或当逢”“家鸡未须割”指不必用宝剑做割家鸡这样的小事,“屠蛟或当逢”说或许会遇到斩杀蛟龙的大事。这两句通过对比,表明宝剑应有更大的用处,不应浪费在琐事上,体现诗人期待宝剑能施展大作用的心情,也暗含自身渴望成就大事的志向。“想望张壮武,揄扬郭代公”这两句写诗人向往张壮武,称颂郭代公。张壮武、郭代公都是历史上有大功的人物,诗人借对他们的仰慕,表达自己希望像他们一样,有机会施展才能、建立功业,将个人志向寄托于对历史人物的追怀之中。“高歌抚匣卧,欲哭干将翁”“高歌抚匣卧”描绘诗人高声歌唱着抚摸剑匣而卧的情景,“欲哭干将翁”则写出想为铸剑名师干将而哭的心情。前者表现诗人内心的愤懑与无奈,后者借对干将的感慨,暗指有才能者(包括宝剑与自己)未被赏识的悲哀,情感更为深沉。“幸得留光彩,长飞星汉中”这两句写宝剑幸好还保留着光彩,希望它能长久地飞在星汉之中。“幸得”流露一丝庆幸,“长飞星汉中”则寄托了诗人的愿望,既希望宝剑能摆脱束缚、绽放光彩,也暗含自己渴望被认可、实现价值的期盼,给全诗增添了一丝豪迈与希望。
上一篇:明·杨慎《贵州杂咏》
下一篇:明·宋璲《题水帘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