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百卉摇":百花随着春风摇摆,
# 春:一作东。
"旧国路迢迢":距离故乡的路途还很遥远。
# 迢迢:遥远的样子。,旧国:故乡。
"偶病成疏散":因为一次生病和亲人朋友的联系少了,
# 疏散:疏懒闲散。
"因贫得寂寥":因为贫穷而落魄潦倒。
# 寂寥:寂寞,冷落的样子。
"倚帘高柳弱":靠在窗前看见外面的柳树变小了,
# 倚帘:靠着门帘。帘:一作檐。
"乘露小桃夭":挂着露珠的小桃树很显得妩媚。
# 乘露:趁露。
"春色常无处":春天的景色变幻无常,
"村醪更一瓢":再来一瓢粗酒吧。
# 村醪:村酒。
唐代文学家
罗隐(833~909),唐代文学家。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西南)人。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光启中,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罗隐与罗邺、罗虬合称“三罗”。其散文小品,笔锋犀利。诗风浅易流畅,亦颇有讽刺现实之作,长于提炼口头语,“今朝有酒今朝醉”(《自遣》)、“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等诗句流传后世。著有诗集《甲乙集》和文集《谗书》《两同书》等。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生活诗。描绘了春天里,春风吹拂百卉的景象,诗人身处远离故乡之地,因偶病变得闲散,因贫困而倍感寂寥。同时刻画了倚帘能看到柔弱高柳、带着露水娇艳小桃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面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忧愁,又在田园春色中夹杂着一丝悠闲。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春风百卉摇,倚帘高柳弱,乘露小桃夭”这几句描绘出春风拂过,百花摇曳、高柳轻摆、小桃娇艳的明媚春景。但诗人漂泊异乡,“旧国路迢迢”,乐景与思乡的哀情形成反差,更显其孤寂愁苦。烘托:“春色常无处,村醪更一瓢”“春色常无处”营造空寂迷茫氛围,烘托出诗人的失落。在此氛围下,“村醪更一瓢”借酒消愁之举,强化了他内心的孤寂无奈。
3. 分段赏析
首联“春风百卉摇,旧国路迢迢”,点明时节为春天,春风中百卉摇曳,而故乡路途遥远,以乐景衬哀情,奠定忧愁基调。颔联“偶病成疏散,因贫得寂寥”,直陈自身状况,因病闲散,因贫寂寥,道出生活无奈。颈联“倚帘高柳弱,乘露小桃夭”,描绘眼前田园春景,高柳、小桃的姿态增添画面美感,同时以景衬情。尾联“春色常无处,村醪更一瓢”,春色难寻,只能借村醪消愁,进一步表达内心无奈与忧愁。
上一篇:唐·无名氏《白雪歌》
下一篇: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