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清且涟":河水清澈泛起涟漪,
"河上多芳草":河岸边生长着许多芳草。
"春风二月时":在二月春风吹拂之时,
"千里交河道":千里迢迢来到交河的道路。
"交河汉家营":交河是汉家的军营,
"荒莽少人行":一片荒凉很少有人行走。
"日暮凄风起":傍晚凄凉的风刮起,
"黄沙与云平":黄沙扬起与云齐平。
"云间有孤雁":云间有一只孤雁,
"附书自乡县":带着来自家乡的书信。
"翩翩欲下来":翩翩然想要飞落下来,
"闻弦却惊散":听到弓弦声却惊吓得飞散。
"草青雁北飞":草变青时大雁向北飞去,
"草枯雁南归":草枯黄时大雁往南回归。
"雁飞有归时":大雁飞行都有回归的时候,
"征人无还期":出征的人却没有回来的日期。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学者。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正德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因“大礼议”事件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卒于戍所,追谥文献。杨慎学识广博,与解缙、徐渭有“明朝三大才子”之称。工诗文,善词曲。他的诗歌多取法六朝,风格秀美秾丽,推崇含蓄蕴藉,于明代独立门户。王世贞称杨慎为“词家功臣”,认为升庵词“好用六朝丽事,似近而远”。其散曲富有才情,俊逸华丽。代表作品有《江陵别内》《春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著有《升庵集》,另有杂著《升庵外集》,又有词曲《升庵长短句》《陶情乐府》等。
1. 分段赏析
“河水清且涟,河上多芳草。春风二月时,千里交河道。”描绘边塞春日之景,河水清、芳草多,点明地点为交河,为下文写征人生活铺垫。“交河汉家营,荒莽少人行。日暮凄风起,黄沙与云平。”由春日之景转写交河军营的荒莽,日暮凄风、黄沙蔽云,营造凄凉氛围。“云间有孤雁,附书自乡县。翩翩欲下来,闻弦却惊散。草青雁北飞,草枯雁南归。雁飞有归时,征人无还期。”借孤雁欲附书被惊散,及雁的迁徙与征人归期对比,强化征人思乡不得归的痛苦。
上一篇:明·姚道衍《秋蝶》
下一篇:明·皇甫汸《江上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