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qiū

朝代:明作者:杨慎浏览量:3
qióng
yín
bái
tuán
西
yuán
qīng
wèi
shuí
huān
qiān
jiā
mén
zhōng
qiū
yuè
zhǐ
yǒu
chóu
rén
kàn

译文

中秋之夜,四周的墙壁传来蟋蟀的鸣叫声,白露凝结成团,西园的清冷夜晚,不知为谁带来欢乐。千家万户都关上了门,中秋的明月高悬,只有满心忧愁的人独自观赏。

逐句剖析

"四壁蛩吟白露团":中秋之夜,四周的墙壁传来蟋蟀的鸣叫声,白露凝结成团,

"西园清夜为谁欢":西园的清冷夜晚,不知为谁带来欢乐。

"千家门闭中秋月":千家万户都关上了门,中秋的明月高悬,

"只有愁人独自看":只有满心忧愁的人独自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中秋》是明代诗人杨慎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中秋夜为背景,通过描写四壁蛩吟、白露团聚、西园清夜等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愁人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夜晚的静谧和月光的明亮,凸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伤。前两句描绘了中秋夜的寂静与清凉,诗人以蛩吟和白露团聚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后两句诗人通过“千家门闭”与“愁人独自看”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孤独的主题。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通过对中秋夜景和愁人内心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也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学者。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正德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因“大礼议”事件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卒于戍所,追谥文献。杨慎学识广博,与解缙、徐渭有“明朝三大才子”之称。工诗文,善词曲。他的诗歌多取法六朝,风格秀美秾丽,推崇含蓄蕴藉,于明代独立门户。王世贞称杨慎为“词家功臣”,认为升庵词“好用六朝丽事,似近而远”。其散曲富有才情,俊逸华丽。代表作品有《江陵别内》《春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著有《升庵集》,另有杂著《升庵外集》,又有词曲《升庵长短句》《陶情乐府》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四壁蛩吟白露团”描绘了中秋夜的清冷氛围。诗人坐在室内,四周墙壁传来秋虫的低吟,白露凝结成团,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秋夜景象。这种描写为全诗奠定了孤独、凄凉的基调。次句:“西园清夜为谁欢”诗人反问“西园清夜为谁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在这样的中秋夜,诗人本应与家人团聚,却独自一人,无法感受到节日的欢乐。第三句:“千家门闭中秋月”将视角转向室外,描绘了中秋夜千家万户闭门团聚的场景。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团圆的氛围中,而诗人却独自一人,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末句:“只有愁人独自看”结尾处,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作为“愁人”独自赏月的无奈与凄凉。在团圆的节日里,诗人却只能独自面对明月,内心的孤独与愁绪溢于言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杨基《球场曲》

下一篇:明·高瓛《陇头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