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真经幻作胎":荷花仙子那绝尘轻盈的姿态,一定是神仙境界中的一卷经书幻化而成的凡胎,
"人间肉眼误相猜":俗世中的人们不知道,因此胡乱猜测她的来历。
"不教轻踏莲花去":如若她不是踩踏着莲花飘逸而去,
"谁识仙娥玩世来":有谁会知道那是天上美丽的仙女到人间来游玩呢。
“江南四才子”之一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而未被录取。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融汇南北画风;兼善书法,取法赵孟頫,奇峭俊秀。工诗文,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代表作品有画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风木图》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题画诗,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表现了荷花高洁的品格,又暗含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透露出诗人对世人不能理解美好事物的淡淡遗憾。
2. 分段赏析
首句“一卷真经幻作胎”以“真经”比喻荷花,将荷花比作仙家典籍幻化的精灵,赋予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幻作胎”三字,既写出荷花含苞待放的姿态,又暗含神秘色彩,为全诗奠定仙幻基调。第二句“人间肉眼误相猜”“人间肉眼”指普通人的视角,与仙家视角形成对比。“误相猜”三字点明凡人无法理解荷花的真谛,暗喻世间常有误解与隔阂,唯有慧眼才能识真。第三句“不教轻踏莲花去”“不教”二字表达出荷花仙子的矜持与高洁,告诫世人不可轻慢对待。“轻踏”与“莲花”形成强烈反差,既写出莲花的柔美,又暗含其不容亵渎的品格。末句“谁识仙娥玩世来”“仙娥”点明荷花仙子的身份,“玩世”二字赋予仙子俏皮灵动的个性。这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揭示出荷花仙子看似高洁,实则亲近人间的双重性格,展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
上一篇:明·汤显祖《锦衣鸟》
下一篇:明·罗洪先《昭君词六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