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东署门":太常寺东署的门口,
"连垣接亲卫":连绵的墙壁连接着亲卫的住所。
"中有怪大鸟":里面有一只怪异的大鸟,
"好作犬号吠":喜欢发出像狗叫一样的声音。
"悲啸无时徙":它悲凉的鸣叫不分时节不曾停歇,
"吉凶须意对":预示吉凶需要人们揣摩其意来应对。
"非有伯劳沉":它既没有伯劳鸟那样的深沉,
"良无子规废":也确实没有子规鸟那样的哀婉。
"开天杀人处":这曾是大开杀戒的地方,
"阴风觉沉昧":阴冷的风让人觉得沉闷昏暗。
明代戏曲作家、诗人,“东方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1550~1616),明代戏曲作家、诗人。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他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曾拒绝首辅张居正延揽,万历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等职,后因弹劾申时行、不附权贵而被议免官,未再出仕。汤显祖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曾跟从罗汝芳读书,受李贽思想影响,并和僧人达观相友善。在思想上,他崇尚真性情,反对假道学;在戏曲创作上,他主张“言情”,反对拘泥于格律。其作品颂扬人性真情,对封建礼教和当时黑暗政治有所暴露和抨击。明清两代有些戏曲作家模拟其文辞风格,被称为“玉茗堂派”或“临川派”。有传奇作品《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五种,诗文作品《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等,今人辑有《汤显祖全集》。
1. 分段赏析
“太常东署门,连垣接亲卫”,开篇交代锦衣鸟所处的环境。“太常东署”“亲卫”点明地点与周边的守卫设置,营造出一种与官府相关的严肃氛围,为下文写“怪大鸟”铺垫背景。“中有怪大鸟,好作犬号吠”两句,直接描写锦衣鸟的怪异。“怪大鸟”点出其外形的不寻常;“好作犬号吠”则以“犬吠”比喻鸟的叫声,打破人们对鸟鸣清脆的常规认知,突出其叫声的粗劣怪异,“怪”字贯穿两句,强化了鸟的反常特征。“悲啸无时徙,吉凶须意对”,进一步刻画鸟的行为与象征意义。“悲啸无时徙”写出鸟的悲鸣不分时节、不曾停歇,传递出压抑的氛围;“吉凶须意对”则暗示其叫声被赋予占卜吉凶的含义,人们需揣摩其意,为鸟的怪异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非有伯劳沉,良无子规废”,以对比凸显锦衣鸟的独特。伯劳、子规都是传统诗歌中有特定寓意的鸟类(伯劳象征离别,子规象征思乡),而此鸟既没有伯劳的深沉,也没有子规的哀婉,通过与常见意象的对比,更突出其“怪”的特质,暗示其缺乏传统鸟类的文化内涵。“开天杀人处,阴风觉沉昧”,由鸟及环境,深化氛围。“开天杀人处”点出此地曾有残酷之事发生,“阴风觉沉昧”则以阴冷的风与昏暗的气息,渲染出阴森恐怖的氛围,将鸟的怪异叫声与环境的阴森联系起来,暗含对所处环境的批判与忧虑,余味沉重。
上一篇:明·陈沂《宫柳》
下一篇:明·唐寅《荷花仙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