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萧翼窃《兰亭记》掀阅":相传萧翼偷走《兰亭记》,
# 萧翼:江南大姓萧家出身,梁元帝的曾孙。
"百花一时尽开":百花瞬间全部绽放。
"长堤高柳带平沙":长长的堤岸旁,高高的柳树连着平坦的沙地,
"无处春来不酒家":春天一到,到处都有酒家。
"野外光风偏拂马":野外和暖的阳光、轻柔的微风偏偏吹拂着马匹,
"市门残帖解开花":集市门口残留的字帖仿佛能催开鲜花。
"新觞曲引诸溪水":新的酒杯沿着弯曲的溪流传递,
# 觞:古代酒器。
"旧寺岩垂几树茶":古老寺庙的岩石边垂着几株茶树。
"回首永和如昨日":回首当年永和年间的兰亭雅集仿佛就在昨日,
"不堪怅望晚天霞":不忍心惆怅地望着傍晚天边的云霞。
# 天霞:天边的云彩。
明代文学家、剧作家、书画家
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剧作家、书画家。字文长,一字文清,号天池山人,晚号青藤老人,别署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嘉靖年间,为闽浙总督胡宗宪充当幕僚,代笔《进白鹿表》为胡宗宪赢得嘉靖皇帝赏识,又助其擒获海盗徐海。后曾一度发狂,因杀妻而下狱七年。徐渭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与解缙、杨慎并称为“明代三大才子”。其诗文奇纵恣肆,强调独创,反对模拟,深受公安派推崇;又长于行草书法,擅画水墨花竹、山水、人物,淋漓恣肆,有所创造。他还对戏剧颇有研究,撰《南词叙录》,开南戏研究之先风。代表作有戏曲论著《南词叙录》,文集《徐文长集》《徐文长逸稿》,杂剧《四声猿》《歌代啸》等。
1. 分段赏析
“相传萧翼窃《兰亭记》,掀阅,百花一时尽开”,诗人开篇引入萧翼窃《兰亭记》的传说,当萧翼翻开相关书卷时,百花瞬间盛开,这一奇特想象为诗歌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既点明了与兰亭的渊源,又营造出一种奇幻的氛围,吸引读者深入探究。首联“长堤高柳带平沙,无处春来不酒家”,诗人起笔勾勒出一幅春日的全景图。长堤蜿蜒,高柳依依,平沙漫漫,构成了开阔而舒展的画面,展现出大自然在春天的蓬勃生机。“无处春来不酒家”则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热闹氛围,仿佛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人们在酒家开怀畅饮,享受春日的美好时光,传递出一种欢快、愉悦的气息,也暗示了春天是人们出游宴乐的好时节。颔联“野外光风偏拂马,市门残帖解开花”,“野外光风偏拂马”细腻地捕捉了野外的春日风光,阳光和煦,微风轻柔,偏偏吹拂着马匹,给人一种舒适、惬意之感,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和畅氛围。“市门残帖解开花”则巧妙地将文化元素与自然景象相融合,集市门口残留的字帖似乎有着神奇的魔力,能够催开鲜花,既体现了此地浓厚的文化底蕴,又增添了诗句的浪漫与奇幻色彩,暗示着文化与自然的相互交融。颈联“新觞曲引诸溪水,旧寺岩垂几树茶”,“新觞曲引诸溪水”描绘了新的酒杯沿着弯曲的溪流传递的场景,这一画面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在溪边举行的流觞曲水活动,充满了雅趣与诗意,展现出一种悠然闲适的生活情调。“旧寺岩垂几树茶”则将目光转向古老的寺庙,岩石边垂着几株茶树,营造出一种古朴、宁静的氛围,体现出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静谧之美。尾联“回首永和如昨日,不堪怅望晚天霞”,诗人在此处将思绪拉回到往昔,“回首永和如昨日”,表达了对东晋永和年间兰亭雅集那一段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仿佛一切就发生在昨天。然而,现实却让人无奈,“不堪怅望晚天霞”,诗人不忍心去凝望傍晚天边的云霞,因为这美丽的云霞更增添了他对时光流逝、盛事不再的惆怅之感,将诗人内心深处的失落与伤感抒发得淋漓尽致,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