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羽惊飞别树头":翠鸟惊动飞到了别的树枝头,
"冷香狼藉倩谁收":梅花的冷香一片狼藉请谁来收拾呢。
# 倩:请。,冷香:指清香的花。
"骑驴客醉风吹帽":骑驴踏雪寻梅揽胜,因酒醉风吹落帽而不知,
# 骑驴客醉风吹帽:用孟嘉西风吹帽典故。骑驴客:《新唐书‧贾岛传》:“当其苦吟,虽逢值公卿贵人,皆不之觉也。一日见京兆尹,跨驴不避,謼诘之,久乃得释。”后因以“骑驴客”指苦吟的诗人。
"放鹤人归雪满舟":放鹤人赏梅归来大雪落满小舟。
# 放鹤人归:用林逋典。放鹤人:指北宋隐士林逋。
"淡月微云皆似梦":在淡月微云下就如在梦境中一般,
"空山流水独成愁":我却在空山流水中独自忧愁。
"几看孤影低徊处":几次观赏梅花的孤影徘徊流连的地方,
"只道花神夜出游":还以为是花神晚上出外游览呢。
# 花神:掌管花的神。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诗人。字季迪,号槎轩、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后擢户部右侍郎,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他因作《上梁文》受牵连,被腰斩于市。高启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并称“吴中四杰”。早年他与王行、徐贲、宋克等人比邻,常以诗酒唱和,号“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高启的诗歌题材丰富,主要分为社会动乱诗、咏史怀古诗、纪游酬赠诗、感怀诗四类。其诗风格自然浑成、清新古朴、沉雄伉健。诗文集有《吹台集》《江馆集》《凤台集》《娄江吟稿》《姑苏杂咏》等。后人汇辑其作品为《高太史大全集》。
1. 写作手法
用典:“翠羽惊飞别树头”一句,巧用罗浮山梅仙的典故。在罗浮山的传说中,梅花仙子常与翠羽鸟相伴,翠羽鸟停留在梅花树上,象征着一种宁静美好的状态。而在本诗中,作者以“翠羽惊飞”这一动态,打破了这种宁静。此处作者以翠羽鸟受惊飞离,暗示自身所处环境的不安定,借典故中原本和谐美好的画面被打破,表达出内心因政治环境敏感紧张而产生的惊悸与不安,就如同这受惊的翠羽鸟一般,难以在所处环境中安身。
2. 分段赏析
首联“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藉倩谁收”,“惊”字如惊雷乍响,瞬间撕破周遭的静谧,紧张的氛围如涟漪般在诗句间荡漾开来。“翠羽”一词暗藏玄机,化用罗浮山梅仙的典故,将停栖在梅枝上的小鸟巧妙指代。受惊的鸟儿振翅疾飞,从这枝跃向那枝,灵动之姿跃然纸上。而“冷香”二字,道尽梅香的独特韵味,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总爱以“暗香”“冷香”“清香”这类朦胧清冷的词汇,勾勒出梅花香气的幽远与深邃。颔联“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运用骑驴客与放鹤人的典故,营造出一种超脱又略带孤寂的氛围,增添文化底蕴。颈联“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诗人的笔触陡然一转,如从云端坠落现实。刹那间,他惊觉方才所见的淡月微云不过是南柯一梦。回到现实,唯有他形单影只,置身于空山流水之间,忧愁如潮水般将其淹没,这份孤寂与伤感,浸染了整首诗的意境。尾联“几看孤影低徊处,只道花神夜出游”,诗人在梅树下独自徘徊,步履彷徨。当他抬头望向满树绽放的梅花时,恍惚间,竟觉得是花神趁着夜色,踏月而来,以满树芳华抚慰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寥。
# 白描生色,唤作古今梅花绝唱,亦无不可。高又有句云:“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亦第一等雅句。顾其颔联,则世所传“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十四字,恶诗也。……国初袁景文、高季迪集中,片羽略亦不乏,乃以白燕则汉水梁园,梅花则美人高士、月明雪满,参差共之,不过三家村塾师教村童对语长伎耳。
明末清初王夫之《明诗评选》
# 梅诗无过坡公“竹外一枝斜更好”七字,及“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半枝”。高季迪“雪满山中高土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亦是俗格。
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
上一篇:明·张元凯《江上遇蔡都尉》
下一篇:明·吴鼎芳《三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