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diào
bàn

朝代:明作者:陈宪章浏览量:3
duǎn
duǎn
lóu
hāo
jiān
jiān
wān
yáng
dào
yǐng
duì
nán
shān
chuán
chàng
xiǎo
tǐng
chuī
huán

译文

短短的蒌蒿,浅浅的河湾,夕阳下南山的倒影静对南山。大船上人们摇动船桨,唱着歌远去,小艇装着鱼儿,渔人吹笛悠然返航。

逐句剖析

"短短蒌蒿浅浅湾":短短的蒌蒿,浅浅的河湾,

# 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可以吃。

"夕阳倒影对南山":夕阳下南山的倒影静对南山。

"大船鼓枻唱歌去":大船上人们摇动船桨,唱着歌远去,

# 鼓枻:摇动船浆。枻,船浆,一说船舵。亦作“鼓栧”,划桨。

"小艇得鱼吹笛还":小艇装着鱼儿,渔人吹笛悠然返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钓伴》是明代陈献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聚焦渔家生活图景,首句点明垂钓之处,次句勾勒暮色景致,后两句描绘渔人晚归场景,字里行间洋溢着悠然惬意的氛围。此诗以质朴自然的笔触,摒弃雕琢修饰,尽显率真本色,在简洁的文字中蕴藏丰富情致。虽篇幅短小,却余味无穷,给人以悠长的艺术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作为隐士的陈献章,秉持着以性情入诗的创作理念。《赠钓伴》一诗,便是他在某次垂钓归来途中,有感而发的即兴之作,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赠友诗。描绘了江畔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和富有生活情趣的钓鱼场景,营造出闲适惬意的氛围。通过描写不同船只的活动,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江畔钓鱼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与钓伴共同度过的闲适时光的珍视。

2. 写作手法

白描:如“短短蒌蒿浅浅湾,夕阳倒影对南山”,诗人用简洁朴素的语言,不加渲染地描绘出了蒌蒿生长的河湾、夕阳倒影以及南山的景色,使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图如在眼前。互文:“大船鼓枻唱歌去,小艇得鱼吹笛还”中“鼓枻”和“得鱼”是互文的手法,并不是大船只是鼓枻唱歌而不得鱼,小艇只是得鱼而不鼓枻,而是说大船和小艇上的钓伴们都既收获了鱼,又划着桨,在归途中或唱歌或吹笛,享受着垂钓归来的快乐。动静结合:诗中既有“夕阳倒影对南山”这样的静态描写,展现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又有“大船鼓枻唱歌去,小艇得鱼吹笛还”的动态描写,通过写大船小艇划桨而归,人们唱歌吹笛的热闹场景,动静相互映衬,让画面更具生机与活力。

3. 分段赏析

第一句“短短蒌蒿浅浅湾”,清晰交代垂钓之地位于生长着蒌蒿的河湾。蒌蒿作为水生野菜,春季嫩芽清香鲜嫩,是佐酒的美味,也是春日的典型意象。诗人以“短短蒌蒿”起笔,巧妙暗示垂钓者正置身于温暖春光之中,为整个垂钓场景增添了惬意氛围。第二句“夕阳倒影对南山”描绘长河落日的傍晚景致。此处“南山”实为南山倒影,诗人以水面倒影为观察视角,将大河比作明镜。此时,夕阳悬于山峦之上,浑圆的落日拖着长长的光影,倒映在河面,与苍翠秀丽的南山倒影、摇曳的渔舟倒影相互映衬,共同勾勒出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卷。诗人沉浸于这光影交织、意境空灵的画面中,尘世烦忧尽抛脑后。此句运用白描手法,以“对”字串联起众多景物,使画面和谐统一,尽显神韵。第三四句“大船鼓枻唱歌去,小艇得鱼吹笛还”描绘钓者晚归场景。“鼓枻”与“得鱼”运用互文修辞,意指无论大船上还是小艇中的钓伴,都满载渔获,划桨而归。归途中,有人放声高歌,有人笛声悠扬。诗人通过上下对仗、反复铺陈的句式,将钓伴们愉悦的心情与欢快的氛围渲染得极为浓烈。仿佛让人看到悠悠河道之上,歌声与笛声交织回荡,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此诗撷取垂钓生活中的生动片段,以随性笔触勾勒场景,稍作点染,便让盎然意趣跃然纸上。其语言质朴无华,如民间小调般自然流畅,字里行间流淌着独特韵味,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小诗写江上渔人的生活,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浅湾畔的蒿蒌,夕阳山影,渔船上的歌声夹着笛声,诗人感到其中有着无穷的情趣。

原中山大学岭南文献研究室主任陈永正《岭南历代诗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米云卿《秋柳诗八首其一》

下一篇:明·刘基《双燕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