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何太急":流水为什么去得这样匆匆,
"深宫尽日闲":深宫里却整日如此的清闲。
# 尽日:整天,天天如此。,深宫:宫禁之中,帝王居住处。
"殷勤谢红叶":我殷勤地辞别这一片红叶,
# 谢:告,嘱咐。一说意为辞别。
"好去到人间":离开这好去到自由的人家。
# 好去:送别之词。犹言好走。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题红叶》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通过对红叶的寄语,将内心的期盼与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少女的摧残,体现了宫女对世俗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2. 写作手法
对比:“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两句,御沟河水匆匆流向宫外,深居宫内的宫女却终日消闲、无所事事。首句以景起兴,“急”字生动勾勒出水流迅疾之态,与次句深宫生活的死寂之“闲”形成鲜明对比。“河太急”的责问与“尽日闲”的诉说相互对照,虽未直言怨情,却将怨意尽数展现。借物生情:“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两句借物生情。宫女望着飘落的红叶,羡慕其能随流水自由飘出深宫,流向广阔天地,故而向红叶致以殷切祝告。红叶在此成为情感载体,承载着宫女对自由的无限憧憬,虽未明言自身处境,却通过对红叶的寄语,将内心的期盼与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
3. 分段赏析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两句,以赋法白描眼前景致,御沟河水匆匆流向宫外,深居宫内的宫女却终日消闲、无所事事。首句以景起兴,“急”字生动勾勒出水流迅疾之态,与次句深宫生活的死寂之“闲”形成鲜明反衬。这两句看似平静地描绘外部世界,未露丝毫内在情愫,实则暗藏玄机。“河太急”的责问与“尽日闲”的诉说相互对照,虽未直言怨情,却将怨意尽数展现。在封建时代,妙龄少女被幽禁于深宫,与外界隔绝,即便衣食无忧,也如笼中鸟般失去自由。这种生活状态,必然滋生出流年似水、青春虚度、深锁宫闱、闲愁难遣的悲恨。“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两句,承接上联,继续借景抒情,托物寄意。宫女望着飘落的红叶,羡慕其能随流水自由飘出深宫,流向广阔天地,故而向红叶致以殷切祝告。“好去到人间”此句堪称全诗主旨,一语双关。表面是祝愿红叶飘向人间,实则寄托着宫女渴望回归世俗生活、追求自由幸福的强烈愿望。红叶在此成为情感载体,承载着宫女对自由的无限憧憬,虽未明言自身处境,却通过对红叶的寄语,将内心的期盼与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无尽遐想空间。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将宫女身受幽禁的愤懑、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冲破禁锢的强烈愿望,尽数藏于字里行间,无需明言便能让人深切感知。诗歌未直接倾诉怨情,却通过一个“闲”字,将哀怨之情展现得含蓄精妙。诗人不言自己被隔绝于世,而是选取宫中红叶投入御沟,嘱托它“好去到人间”,实则借红叶寄托了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以曲折婉转的方式,借物抒情,尽显巧思。
# 只此四句,波波折折,深情委屈,微而淡,宕而远,非细心女子写不出如此幽怀,做不出如此幽事。
明钟惺《名媛诗归》
# 唐汝询曰:情态不露,与缝衣结缘者自别。周珽曰:斩断六朝浮靡妖艳蹊径,是真性情之诗。“谢”字,“好去”字,涵无限情绪、无限风趣。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好去”二字略断,盖嘱咐之词。绝不言情,无限幽忧之意,自在言外。文人作宫词,便有多少无聊怨望之语;岂知身历其地者,转觉难言耳。
清黄生《唐诗摘钞》
# 僖宗时,于祐步禁衢,得红叶诗。亦题一叶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后娶宫人韩氏,见叶惊曰:“此妾所作。妾于水中亦得一叶。”验之相合。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此五绝之正格也。正格最难,唐人亦不多得。
清冒春荣《葚原诗说》
# 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后(卢渥)亦一任范阳,获其退宫,睹红叶而吁怨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无不讶焉。诗曰:“水流何太急……”
唐范摅《云溪友议》
上一篇:唐·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下一篇:唐·李白《夏日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