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团扇,
# 团扇:圆形的扇子,古代歌女在演唱时常用以遮面。
"团扇":团扇,
"美人病来遮面":宫中的美人病后用它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抱病三年,容颜憔悴,
# 玉颜:容颜。
"谁复商量管弦":再没有谁同她商量管弦。
# 管弦:用丝竹做的乐器,如琴、箫、笛。
"弦管":管弦,
"弦管":管弦,
"春草昭阳路断":无情的春草把通往昭阳殿的道路阻断。
# 路断:道路阻断。,昭阳:昭阳殿,借指皇帝和宠妃享乐之地。
中唐著名诗人
王建(766?~830后),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他出身寒微,终生未举进士。元和间为昭应丞、渭南尉,大和初官至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王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善以白描、比兴手法,用典型形象针砭时弊,揭示社会矛盾,语言含蓄,简洁峭拔。善短篇,多七言,尤以《宫词》百首著名。代表作品有《海人谣》《当窗织》。著有《王司马集》《王建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小令,也是一首宫怨题材的词。它以咏扇起兴,通过“团扇,团扇”词句,描绘了宫廷歌女病中遮面、玉颜憔悴的外部动态,以及被摈弃后百无聊赖、绝望哀伤的内心活动,“谁复商量管弦”“春草昭阳路断”,表达了宫廷女子的哀怨之情。
2. 分段赏析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此句以咏扇起兴,连用两个“团扇”,形成反复的修辞效果,增强了节奏感和情感的表达。同时,描绘出一幅宫中仕女图,美人因病而以扇遮面。这里化用班婕妤《怨歌行》中团扇意象,团扇的美衬托美人。在封建士大夫审美观念下,美人病容与纨扇相映,生出“因病致妍”之妙。从表达技巧看,借物写人,生动传神,虽“病态美”与今读者有隔阂,但借此传达出“红颜未老恩先断”的感慨,为全词奠定宫怨基调。在语言上,简洁却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丰富想象空间。“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玉颜憔悴”承接上句美人之病,从外部动态描写深入到人物命运与内心活动。“三年”表明时间之久,暗示美人失宠的漫长过程。“复”字体现今昔对比,三年前有人与之“商量管弦”,如今却无人问津。由此可知,美人之病是命运打击、从承恩到失宠的结果。此句饱含痛苦辛酸,以感叹句“谁复商量管弦”直接抒发幽怨,“谁”强调无人过问,生动刻画出美人黯然神伤、独自叹息的情态,将其内心的孤寂与哀怨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内容主题上,进一步深化宫怨情感,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美人的悲惨境遇。“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此句再次运用反复修辞,强化情感。“昭阳”用典,代指得宠之地,“昭阳路断”表明“君恩”已绝。诗人不直接指责君王喜新厌旧,而是托言春草遮路,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宫怨,含怨于不怨之中,韵味悠长。从昭阳殿传来的歌吹声,更勾起美人的惆怅。同时,此句回扣“团扇”意象,暗用班婕妤《怨歌行》诗意,以“秋扇见弃”暗示“恩情中道绝”,使“美人病来遮面”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慨,物我同情,首尾呼应,将宫怨主题表达得更为深刻,使全词在结构上更加严谨,情感上更加深沉。
3. 作品点评
《宫中调笑·团扇》是唐代王建的小令作品。在写作特色以咏扇起兴,巧妙化用班婕妤《怨歌行》诗意,借团扇暗示美人命运,意象运用精妙。语言简洁却蕴含深情,“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直白抒发美人幽怨。尤其“弦管,弦管”叠语运用,突破格律常规,化虚为实,深化意境、丰富词意,尽显“转应”之妙,堪称“活句”,体现了语言驾驭能力。
# 王仲初《调笑》,融情绘景,犹不失题旨。
明顾起纶《花庵词选跋》
# 杨元诚家所藏王建亲书官词一百二十首,极其婉转夭丽,令人罕能及。
宋末元初周密《玄烟过眼续录》
# 张籍、王建乐府宫词皆杰出,所不能追逐李、杜者,气不胜也。
宋许彦周《彦周诗话》
上一篇:唐·郑谷《菊》
下一篇:唐·宣宗宫人《题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