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dān
ěr
èr
shǒu

朝代:明作者:方向浏览量:3
zhú
jiāo
luàn
jié
cūn
rén
jiā
yóu
yǒu
fēng
cún
xiāng
féng
jìn
dào
nián
lái
hǎo
jiàn
cuī
mén
cūn
běi
cūn
nán
máng
cūn
qián
cūn
hòu
dào
huā
xiāng
píng
shuí
shí
zhēn
xiāo
zhǐ
nán
fāng
zuò
běi
fāng

译文

刺竹和芭蕉杂乱地环绕着村庄,村民仍保留着淳朴的古风。相遇时村民都感叹年景丰收,不再有官吏深夜敲门催税。村南村北布谷鸟啼鸣催促农事,村前村后弥漫着稻花的香气。依靠谁能了解这其中真正的美好,只觉得仿佛把南方当成了北方。

逐句剖析

"刺竹芭蕉乱结村":刺竹和芭蕉杂乱地环绕着村庄,

# 乱:犹随意。,刺竹:“竻”,有坚刺的竹子。可作藩篱。

"人家犹有古风存":村民仍保留着淳朴的古风。

# 古风:古代的风习。陆游《游山西村》诗:“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相逢尽道年来好":相遇时村民都感叹年景丰收,

"不见催科夜打门":不再有官吏深夜敲门催税。

# 催科:亦名“催征”。旧时对赋税的催收,主要指对田赋的催收。历代田赋征收,多由吏胥经手,在开征前,由官府派差将纳赋通知单交给粮户,限期交纳。逾限未交,对贫弱粮户往往拘捕拷打,勒限追交。

"村北村南布谷忙":村南村北布谷鸟啼鸣催促农事,

"村前村后稻花香":村前村后弥漫着稻花的香气。

"凭谁识得真消息":依靠谁能了解这其中真正的美好,

"只把南方作北方":只觉得仿佛把南方当成了北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儋耳二首》是明代方向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组诗。首篇以乡村生活图景为卷,将自然景致与人文意趣相融合,生动勾勒出乡村的静谧祥和之美,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憧憬与喜爱。次篇聚焦于乡村田野间的繁忙景象,在写景叙事的同时,暗含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思索与感悟。组诗以质朴平实的语言,展现儋耳郡乡村风貌,刻画了当地风俗淳厚、百姓安居乐业,无赋税催逼之扰的祥和画面,尽显乡村生活的安乐与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安徽桐城明代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绝句,也是描绘乡村生活的诗作。第一首描绘儋耳乡村刺竹、芭蕉杂乱环绕,村民依旧秉持古风,相互见面都称年景好,且不见官吏夜间催租,展现出乡村淳朴安宁的生活。第二首刻画了村北村南布谷鸟啼叫催促农事,村前村后弥漫稻花香气,呈现出乡村的生机与富足,表达了诗人对儋耳乡村这种宁静、美好、淳朴生活的赞美之情。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刺竹芭蕉乱结村,人家犹有古风存。”开篇描绘了儋耳村的整体风貌,“刺竹芭蕉乱结村”中的“乱结”二字,生动地表现出刺竹和芭蕉在村落周围肆意生长的状态,给人一种自然、质朴的感觉。“人家犹有古风存”则点明此地村民还保留着古老的风俗习惯,使整个村庄充满了传统的韵味。“相逢尽道年来好,不见催科夜打门。”这两句从村民的交流和感受入手,“相逢尽道年来好”描写了村民们见面时都在谈论着今年生活得好,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不见催科夜打门”则进一步强调此地没有官吏因征收赋税而夜间上门骚扰,与以往人们对苛政的恐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儋耳村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第二首:“村北村南布谷忙,村前村后稻花香。”此联着重描写田园风光,“村北村南布谷忙”通过对布谷鸟在不同方位忙碌的描写,展现出田园中充满生机的景象,暗示着农事的繁忙。“村前村后稻花香”则从嗅觉的角度,描绘出稻花盛开时的香气弥漫在整个村庄前后,给人以美好的视觉和嗅觉享受,进一步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凭谁识得真消息,只把南方作北方。”这两句是诗人对儋耳村生活的深刻感悟。“凭谁识得真消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珍视和感慨,仿佛这种美好的生活是一种不为人知的秘密。“只把南方作北方”则点明了当地百姓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他们已经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故乡,即使它原本是南方,也胜似北方的家园,从侧面烘托出儋耳村田园生活的美好和令人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唐寅《严滩》

下一篇:明·林鸿《江上寄巴东故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