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朝风雨若昏迷":十日来风雨交加令人神志昏沉,
"八口妻孥并告饥":家中八口妻儿尽在哀呼饥饿。
# 孥:儿女。
"信是老天真戏我":必是苍天有意捉弄,
# 戏:作弄。,信:确实。
"无人来买扇头诗":竟无人愿买我题在扇面的诗作。
# 扇头诗:题于扇面之诗。
"青山白发老痴顽":面对青山白发自嘲愚钝痴顽,
"笔砚生涯苦食艰":笔墨谋生却换不来果腹之粮。
"湖上水田人不要":湖边的水田无人问津,
"谁来买我画中山":又有谁肯买我画中的山水。
"荒村风雨杂鸡鸣":荒村风雨中鸡鸣犬吠,
# 鸡鸣:疑为“鸣鸡”之误,倒转方叶韵。
"轑釜朝厨愧老妻":晨起对着破锅愧对老妻。
# 釜:锅。
"谋写一枝新竹卖":想画一枝新竹换钱,
# 谋:计划。
"市中笋价贱如泥":却见市上笋价贱如泥土。
"书画诗文总不工":书画诗文皆非精妙,
"偶然生计寓其中":偶然靠此勉强维生。
"肯嫌斗栗囊钱少":若有人不嫌米钱微薄,
"也济先生一日穷":也能解我一日穷愁。
"白板门扉红槿篱":白木板门围着红槿篱笆,
"比邻鹅鸭对妻儿":与邻家鹅鸭为伴共对妻儿。
"天然兴趣难摹写":自然情趣难以入画,
"三日无烟不觉饥":三日断炊竟不觉饥饿。
“江南四才子”之一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而未被录取。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融汇南北画风;兼善书法,取法赵孟頫,奇峭俊秀。工诗文,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代表作品有画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风木图》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1. 分段赏析
其一:“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两句直陈困境。连续十日风雨交加如天地昏迷,家中八口妻儿皆因缺粮而饥饿,以“风雨”的自然景象暗喻生活的困顿压抑,用具体数字“八口”强化家庭生计的沉重负担,简洁勾勒出贫士走投无路的惨状。“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以自嘲抒愤懑。诗人戏称上天故意捉弄自己,辛苦创作的扇头诗无人问津,将怀才不遇的无奈转嫁于“老天”的调侃中,“戏我”二字既含悲苦又带倔强,道尽卖文鬻艺谋生的艰难与卑微。其二:“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自画像式倾诉。满头白发隐居青山,仍坚守笔砚生涯,“老痴顽”看似自贬固执,实则暗含对艺术理想的执着;“苦食艰”三字直白点破以文为生的贫寒,将清苦境遇与精神坚守并置,凸显贫士的风骨与无奈。“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以对比见苍凉。现实中湖上水田无人问津,虚拟的“画中山”亦无人购买,用“水田”的实用价值与“画中山”的艺术价值对比,尖锐揭示世俗对文人价值的漠视,反问句式更添凄凉悲愤。其三:“荒村风雨杂鸡鸣,轑釜朝厨愧老妻”描绘晨起窘境。荒村风雨中夹杂鸡鸣,清晨厨房锅灶空空,诗人愧对妻子,“荒村”“风雨”“空灶”层层叠加贫寒氛围,“愧”字直击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愧疚心理,朴实语言中见深情与辛酸。“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以细节见悲怆。试图画竹换钱,却逢市场笋价低贱,竹画与竹笋的价值错位,暗喻文人技艺在现实中的贬值;“谋写”二字见求生之艰,“贱如泥”以夸张笔法强化希望破灭的绝望,充满生存讽刺。其四:“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以自谦藏悲愤。表面自贬诗文书画皆不精工,实则反讽世人不识真才,“偶然”二字将文人赖以生存的技艺说成“偶然”谋生手段,自嘲中见对现实的无奈妥协,亦含坚守艺术的隐痛。“肯嫌斗栗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以豁达掩心酸。即便斗米小钱也不嫌弃,只求暂解一日穷困,“肯嫌”反问语气中见生存底线的卑微,“济”字透露出对微小资助的感激,平实话语道尽贫士为生计折腰的苦涩。其五:“白板门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勾勒清贫家居。简陋的白板门、红槿篱笆,与邻居的鹅鸭相伴,妻儿相对而居,白描手法勾勒出质朴的村居图景,“白板”“红槿”色彩对比中见生活本真,虽贫寒却具天然意趣。“天然兴趣难摹写,三日无烟不觉饥”以精神自洽作结。村居的天然野趣难以描绘,即便三日无米也不感饥饿,将物质匮乏与精神富足对比,“不觉饥”并非真的不饿,而是借由对生活天然意趣的捕捉与沉浸,在生存困境中寻得精神寄托。这种苦中作乐的豁达,实则藏着文人以心灵感知对抗现实匮乏的倔强,以及困境中坚守的最后尊严。
上一篇:明·唐寅《题伍子胥庙壁》
下一篇:明·沈宪英《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