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明作者:唐寅浏览量:3
lǐng
jiè
huáng
míng
chāng
guī
jiù
máo
héng
zhuī
xiào
wàn
jiāng
shān
xià
shēng

译文

在皇都的科举考试中我曾高中解元,夺得第一名,如今放纵不羁、潦倒落魄,只能回到往日那破旧的茅屋中躺下。不要嘲笑我连立足的一块地方都没有,万里壮丽的江山景色,都能在我的笔下展现出来。

逐句剖析

"领解皇都第一名":在皇都的科举考试中我曾高中解元,夺得第一名,

"猖披归卧旧茅蘅":如今放纵不羁、潦倒落魄,只能回到往日那破旧的茅屋中躺下。

"立锥莫笑无余地":不要嘲笑我连立足的一块地方都没有,

"万里江山笔下生":万里壮丽的江山景色,都能在我的笔下展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无题》是明代画家、诗人唐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凝练笔触勾勒出诗人从科场巅峰跌落后的生命轨迹,全诗通过今昔对比与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既流露对功名执念的自我解嘲,又彰显文人画士“穷且益坚”的精神品格,在自伤与超脱的张力中,完成对传统士人精神困境的诗意突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江南四才子”之一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而未被录取。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融汇南北画风;兼善书法,取法赵孟頫,奇峭俊秀。工诗文,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代表作品有画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风木图》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宙的书画创作生涯实为仕途受挫后的生存抉择,他因科场失意被黜为吏,迫于生计不得不以书画谋生糊口。诗文创作中既流露自食其力的释然,又暗含身份落差的戏谑自嘲,从昔日解元到画匠的落差,折射出传统文人的精神困境。这种生存境遇的转变实则暗含多重矛盾,既要以笔墨技艺维系生活,又难掩对艺术纯粹性的坚守;既享受创作带来的精神慰藉,又饱尝市井谋生的现实艰辛。诗中反复出现的矛盾表述,恰是士人阶层在时代剧变中挣扎求存的真实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领解皇都第一名”:此句直接点明诗人曾经的辉煌成就。“领解”即中了解元,在皇都的科举考试中拔得头筹,展现出唐寅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学识,也透露出他年少时的意气风发,为全诗奠定了一个高开的基调。“猖披归卧旧茅蘅”:“猖披”一词描绘出一种放纵、不拘小节的状态,与前句的荣耀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如今只能回到破旧的茅屋中,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这句诗既写出了唐寅人生的巨大落差,也暗示了他在经历挫折后的无奈与洒脱,以一种看似放浪形骸的姿态来面对生活的困境。“立锥莫笑无余地”:面对生活的窘迫,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他告诉世人,不要嘲笑自己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体现出唐寅内心的坚强和对世俗眼光的不屑。尽管物质生活匮乏,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卑或沮丧,反而有一种坚守自我的傲气。“万里江山笔下生”: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展现出诗人对自己绘画才华的高度自信。即使生活困苦,身处困境,唐寅依然相信自己能够用画笔描绘出万里江山的壮丽景色,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此句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将诗人的精神境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刘基《气出唱》

下一篇:明·李东阳《游岳麓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