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ú
shuǐ
shī

朝代:明作者:唐寅浏览量:2
qiǎn
qiǎn
shuǐ
cháng
yōu
yōu
lái
jìn
xiū
zhé
zhé
xiàng
dōng
liú
shān
shān
lǐng
lǐng
nán
liú
wèn
bēn
téng
shí
xiē
dào
hǎi
huí
tóu

译文

清清浅浅的水流,悠长绵远,流来时没有尽头,流去时从不休歇。弯弯曲曲地向东奔涌,重重山岭也无法将它阻挡停留。问这奔腾的流水何时才能停歇,它回答说:不抵达大海誓不回头。

逐句剖析

"浅浅水":清清浅浅的水流,

"长悠悠":悠长绵远,

"来无尽":流来时没有尽头,

"去无休":流去时从不休歇。

"曲曲折折向东流":弯弯曲曲地向东奔涌,

"山山岭岭难阻留":重重山岭也无法将它阻挡停留。

"问伊奔腾何时歇":问这奔腾的流水何时才能停歇,

"不到大海不回头":它回答说:不抵达大海誓不回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流水诗》是明代文学家唐寅创作的诗作。此诗前四句以“浅浅水,长悠悠”勾勒流水的浅淡绵长之态,“来无尽,去无休”凸显其永不停息的特质;中间两句“曲曲折折向东流,山山岭岭难阻留”,以“曲曲折折”“山山岭岭”的叠词与对仗,描绘流水蜿蜒前行、冲破阻碍的动态;后两句以“问伊奔腾何时歇”的设问引出“不到大海不回头”的作答,赋予流水以目标明确、执着向前的品格。全诗语言浅白如民歌,却意象鲜明,借流水东去的自然景象,隐喻人生应不畏艰难、矢志不渝的哲理,以质朴流畅的笔触和拟人化的手法,展现出自然之物的坚韧力量与进取精神,具有深入浅出、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江南四才子”之一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而未被录取。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融汇南北画风;兼善书法,取法赵孟頫,奇峭俊秀。工诗文,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代表作品有画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风木图》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浅浅水,长悠悠”,此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流水的形态与神韵。“浅浅”形容水势平缓,看似柔弱却暗含绵延不绝的生命力;“长悠悠”则赋予时间维度,暗示水流亘古不息的流动感。两句通过叠字与白描手法,既呈现了自然景观的静谧悠远,又隐喻了时间与生命的永恒性。“来无尽,去无休”,进一步强化流水的动态特征。“无尽”与“无休”形成对仗,既写实又象征,既指自然水流的循环不息,亦暗喻人生、时光或命运的不可逆性。诗人以流水为喻,将物理现象升华为哲思,表达对宇宙规律的敬畏与对生命流转的感慨。“曲曲折折向东流,山山岭岭难阻留”,此句通过“曲曲折折”与“山山岭岭”的对比,刻画出水流在自然阻碍中的坚韧。“曲折”既写河道形态,亦隐喻人生坎坷;“难阻留”则赋予流水人格化的意志,象征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人以自然意象传递对逆境中坚持信念的赞美,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问伊奔腾何时歇,不到大海不回头”,以拟人化手法叩问流水,赋予其情感与目标。“问伊”将流水人格化,引发读者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不到大海不回头”则点明流水奔涌的终极方向,暗喻人生追求理想、矢志不渝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唐寅《浔阳送别图》

下一篇:明·高启《初夏江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