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ún
lín
huà

朝代:明作者:卞同浏览量:3
yún
kāi
jiàn
shān
gāo
luò
zhī
fēng
jìng
tíng
xià
féng
rén
xié
yáng
dàn
qiū
yǐng

译文

云雾散开,显露出山峦的巍峨,落叶飘零,暗涌着秋风的劲烈。亭台之下,不见人迹徘徊,斜阳余晖,晕染出秋影的淡泊。

逐句剖析

"云开见山高":云雾散开,显露出山峦的巍峨,

"木落知风劲":落叶飘零,暗涌着秋风的劲烈。

"亭下不逢人":亭台之下,不见人迹徘徊,

"斜阳淡秋影":斜阳余晖,晕染出秋影的淡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倪云林画》是明代诗人卞同创作的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云雾散开后,高山峻拔挺立的壮阔之景,又通过木叶凋零,巧妙地传达出秋风的强劲与秋意的渐浓。后两句描绘了亭中无人的寂寥,以及斜阳映照下,那一抹淡淡的秋影,尽显秋日的静谧与清寂。全诗虽为题画诗,却生动地展现出倪云林画作中所蕴含的秋景特色,以自然之景,营造出悠远、宁静且略带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意境的深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云开见山高”是题画诗对倪瓒山水意境的凝练概括。“云开”二字以留白手法暗示画面空间层次:云雾的消散既展现山势的挺拔峻峭,又暗合倪氏“一河两岸”式构图中近山与远景的虚实关系。动词“见”突破传统题画诗的描摹局限,将观者视角引入画境,暗示倪瓒水墨氤氲中透出的“逸笔草草”特质——山体轮廓的刚劲线条恰似被云雾蚀刻而成,暗含金石韵味。次句“木落知风劲”通过物候变迁传递画外时空维度。“木落”作为倪瓒画中标志性的秋景符号,其枯枝形态的线性表现实为书法用笔的延伸;“风劲”则突破视觉局限,以落叶的动态轨迹还原倪氏“折带皴”中蕴含的力道:枯笔擦出的飞白肌理,恰似秋风扫过疏林时留下的无形刻痕。此句将绘画的静态构图转化为可感知的自然律动。第三句“亭下不逢人”延续倪瓒“无人之境”的美学追求。画面中的亭台建筑以简笔勾勒,其方正结构与倪氏惯用的“一河两岸”平面布局形成呼应;“不逢人”的留白处理暗含双重时空:既指向画中无人迹的荒寒实景,又隐喻倪瓒“聊写胸中逸气”的精神独往。末句“斜阳淡秋影”收束全诗于光影交织的画境哲思。斜阳的暖色调与秋影的冷灰调构成倪瓒特有的“淡”之美学——既是水墨晕染的物理属性,又是文人画“逸气”的精神投射。“淡”字双关:既指夕阳余晖在江面上的朦胧光影效果,又暗示倪氏画作中“不求形似”的审美取向。画面定格的瞬间光影,实为永恒寂寥的精神显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李东阳《凉风台》

下一篇:明·俞允文《独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