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宫秋冷桂团团,":清冷的月宫一团团桂花开得正盛,
"岁岁花开只自攀":年年花开只能自己独自攀折。
# 攀:摘取;折。
"共在人间说天上":人世间的人都在一起讨论天上,
"不知天上忆人间":不知天上的人也在回忆人间世。
明代文学家
边贡(1476~1532),明代文学家。字廷实,号华泉,济南府历城(今山东)人。弘治九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边贡与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等号称“十才子”,又为明代复古派“前七子”之一。其诗作多模拟盛唐、中唐,兴象飘逸,语尤清圆,少数作品能反映民生疾苦。五七言律绝较能表现其艺术风格,但取材狭窄,多应酬、抒怀之作。主要作品有《筑桥怨》《牵夫谣》《谒文山祠》等。著有《华泉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月宫桂花岁岁独自绽放,以及人间对天上的向往和天上对人间的怀念,展现了天上人间不同视角下的遗憾与眷恋,表达了无论身处何方都有难以释怀的情思这一主题,蕴含着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2. 分段赏析
首句“月宫清冷桂团团”,诗人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月宫图景。“清冷”一词,直截了当地为月宫定下了孤寂、寒凉的基调,让人仿若置身于那广寒之中,周身寒意顿生。而“桂团团”描绘出月中桂树繁茂,花朵簇拥成团的模样,按理说,这般繁盛之景应充满生机与活力,可在清冷月宫的大背景下,却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这就好比在荒芜沙漠中出现一座繁华却无人的城池,愈发凸显出环境的寂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却又透着丝丝凄凉的独特氛围,为后文对嫦娥心境的描绘埋下伏笔。次句“岁岁花开只自攀”,时间维度在“岁岁”中得以延展,意味着年复一年,月宫中的桂花始终按时绽放,从未爽约。但“只自攀”三字,笔锋一转,将画面聚焦于孤独的嫦娥。桂花虽美,却无人一同欣赏,嫦娥只能独自采摘,那份孤独与落寞尽显。诗人在此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桂花人的情感色彩,好似桂花也因无人赏识而暗自神伤,实则进一步烘托出嫦娥独居月宫的寂寞心境,让读者对她的孤独感同身受。后两句“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堪称全诗的点睛之笔。视角陡然从天上的月宫转向人间,展现出一幅世俗众生相。人间之人,往往对天上仙境充满好奇与向往,茶余饭后,常常谈论着天上的琼楼玉宇、仙袂飘飘,将其想象成完美无缺的极乐之地。然而,诗人笔锋一折,道出“不知天上忆人间”,原来,高高在上的仙人,如嫦娥,或许正对着清冷月宫,怀念着人间的烟火气息、温暖人情。这里通过“人间”与“天上”的鲜明对比,打破了人们固有认知中天上的完美形象,揭示出无论身处何方,都有难以言说的遗憾与思念。这种对比,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抒情力度,更引发读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度思考: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羡慕他人的生活,却常常忽略了自己身边的美好,岂不知他人或许也在羡慕着我们。
下一篇:明·于谦《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