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朝代:明作者:谢榛浏览量:3
zhāo
huī
kāi
zhòng
shān
yáo
jiàn
yōng
guān
yún
chū
sān
biān
wài
fēng
shēng
wàn
jiān
zhēng
chén
jìng
shù
rén
xián
zhě
kōng
cán
bìn
bān

译文

早晨的阳光让雾气消散,众山明朗,遥遥远望还能看见居庸关雄姿。云从北方边境冉冉飘荡过来,听到那风在千军万马间飒飒吹响。战斗时扬起的尘土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古老的戍楼几人能够空闲。忽然想到那些丢弃出入关口凭证的有志之士,再看自己双鬓斑白一事无成,真是惭愧。

逐句剖析

"朝晖开众山":早晨的阳光让雾气消散,众山明朗,

# 开众山:雾气消散,众山明朗。,朝晖:早晨的阳光。

"遥见居庸关":遥遥远望还能看见居庸关雄姿。

# 居庸关:又称蓟门关、军都关,为长城要塞之一,在今北京昌平西北。

"云出三边外":云从北方边境冉冉飘荡过来,

"风生万马间":听到那风在千军万马间飒飒吹响。

"征尘何日静":战斗时扬起的尘土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 征尘:指战斗时扬起的尘土。

"古戍几人闲":古老的戍楼几人能够空闲。

# 古戍:古老的戍楼。

"忽忆弃繻者":忽然想到那些丢弃出入关口凭证的有志之士,

# 弃繻者:《汉书·终军传》载,“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表示决心创立事业。后因用为年少立大志之典。繻,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

"空惭旅鬓斑":再看自己双鬓斑白一事无成,真是惭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榆河晓发》是明代诗人谢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主题围绕诗人清晨出发时的所见所感,抒发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及自身的壮志未酬之情。首联写清晨朝晖中望见居庸关;颔联描绘塞外风云和万马嘶鸣的壮阔景象;颈联发出对边疆战乱平息和戍边人数的疑问;尾联忆及“弃繻者”,感慨自己鬓发已斑却功业未成。运用借景抒情,以塞外风光烘托心境;用典,借“弃繻者”典故抒发情感。这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展现了边塞的雄浑风光,又体现了诗人对边疆问题的关切和自身的壮志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文学家

谢榛(1495~1575),明代文学家。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临清(今属山东)人。早年苦学诗,西游彰德受到赵康王礼遇。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谢榛与李攀龙、王世贞、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结诗社,并称“后七子”。其倡导取法盛唐,为诗以律绝见长。后遭王攀龙排斥,客游于秦、晋藩王间,颇受尊崇。他一生未仕,力主诗摹盛唐,诗风婉然唐音。著有《四溟山人集》《四溟诗话》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榆河晓发》由明代谢榛所作。诗人游历边塞,清晨从榆河出发时,目睹塞外风光,联想到边疆的局势以及自己的境遇,有感而发创作此诗,借景抒情表达对边疆的关切和自身壮志未酬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清晨朝晖中居庸关及塞外风云、万马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乱平息的期盼、对戍边情况的关切,以及自身鬓发已斑却未建功业的惭愧之情。借塞外风光和相关景象,写出了诗人的感慨与情怀。

2. 分段赏析

《榆河晓发》开篇的首联便不同凡响,给人强烈的冲击感。“朝晖”一词巧妙地点明诗题中的“晓”意,而动词“开”堪称诗句的“诗眼”,它赋予朝晖以人的动态,让整个句子充满生机与活力,意趣盎然。“遥见居庸关”看似直白,实则经过精心雕琢。若没有朝晖照亮群山,居庸关难以得见;若将“见”换成“望”,便无法呈现出雄关逐渐显现的独特情态。这里的“遥见”,还隐含着诗人出发的方向,诗人朝着西北前行,居庸关是其前路的重要标识。这两句诗,经过精心锤炼,起笔便彰显不凡,为整首诗奠定了高水准的格调。颔联“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云”与“三边外”延续了首联“见”和“遥”的意境,一个“出”字让意境瞬间开阔。此句所营造的并非“云无心以出岫”的悠然之境,也不是“卷舒秋景,点缀太虚”的闲情雅致,而是蕴含着“杀气三时作阵云”的肃杀之意。诗人沿着古长城,途经居庸关,向三边行进,故而在他眼中,云气从边塞涌出,长风自万马间吹来。“风生万马间”,用词精准,造句精巧,深得沈归愚赞赏,称读此句“纸上有声”,尤其称赞其精炼,认为若将其扩展为两句,韵味便会大减。颈联实现了从景到情的自然过渡。“征尘”“古戍”之景,引发诗人以疑问形式抒发感慨:“何日静?”“几人闲?”这不仅体现出诗人对当时边患的忧虑与关注,两个对偶问句在诗中增添了起伏变化,意味深远。尾联则归结出诗人“晓发”时的内心感受。面对朝晖下的雄关和征尘中的古城,诗人忆起西汉少年志士终军,因自己年华老去却功业未成而深感惭愧。当年终军出关时,毅然扔掉出关凭证,立志建功,最终也达成所愿。尾联所表达的感愧之情,复杂而真挚。

3. 作品点评

《榆河晓发》作为一首五言律诗,开篇首联勾勒出晨曦初绽,光辉洒向群山,居庸关在远方朦胧浮现的雄浑画面。颔联则进一步延展,以塞外风云与呼啸风声,渲染出边疆的广袤与苍茫,其间隐隐透露出边疆局势的动荡不安。至颈联,笔调陡然转变,从对景致的描摹转入情感抒发。诗人借“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间”,抒发了对边疆战事平息的深切期盼,以及对戍边将士命运的忧心与感慨。尾联巧妙用典,诗人自比古人,喟叹空有报国壮志,奈何时光飞逝,鬓发已斑却功业未就,满溢无奈与愧怍。全诗意境雄浑开阔,情感深沉真挚,既流露出诗人壮志难酬的伤感,也蕴含着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读来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何景明《度河》

下一篇:明·郭登《渡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