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ēn

朝代:明作者:李开先浏览量:3
dēng
gāo
qióng
qiān
chóu
yún
suǒ
héng
yáng
shū
zhì
yàn
píng
fān
kōng
zuò
bēi
chóu
huí
shǒu
西
shān
yuè
yòu
xié
tiān
zhēn
nán
zhàng
yǒu
lèi
qīng
tán
zhǐ
yīn
wèi
dào
shāng
xīn
chù

译文

登高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却只见衡阳路上愁云满布。书信不通,只能满腹悲伤愁苦无处宣泄。回头看又是一个凄清的夜晚,独自一个人浪迹天涯真是难熬。都说大丈夫不轻易掉眼泪,这只是因为还没有到真正伤心的时候。

逐句剖析

"登高欲穷千里目":登高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

# 千里目:眼界宽阔。,穷:尽,使达到极点。,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愁云低锁衡阳路":却只见衡阳路上愁云满布。

"鱼书不至雁无凭":书信不通,

"几番空作悲愁赋":只能满腹悲伤愁苦无处宣泄。

"回首西山月又斜":回头看又是一个凄清的夜晚,

"天涯孤客真难渡":独自一个人浪迹天涯真是难熬。

"丈夫有泪不轻弹":都说大丈夫不轻易掉眼泪,

"只因未到伤心处":这只是因为还没有到真正伤心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夜奔》是明代李开先创作的七言律诗。首联以登高望远的举动起兴,既暗示前行之路的艰难,又透出内心的苦闷。颔联体现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却因音信阻隔,只能空自作赋排遣内心的悲愁。颈联进一步抒发孤独无助之感,将天涯孤客的形象展现得生动鲜明。尾联表明男子汉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落泪,唯有遭遇难以承受的伤痛时,才会潸然泪下。整首诗情感真挚,把诗人的思乡之情、孤独之感和愁苦之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羁旅怀人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所见愁云锁路之景,体现因音信阻隔对远方人的思念,展现天涯孤客的孤独无助。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孤独之感与难以承受的愁苦之情。

2. 写作手法

起兴:首句“登高欲穷千里目”借登高动作起兴,以“愁云低锁衡阳路”的压抑景象引出悲愁,既营造孤寂氛围,又暗喻前路受阻;结尾“回首西山月又斜”以月斜之景再兴,强化天涯孤客的漂泊感,使情感抒发自然递进,景情交融。

3. 分段赏析

首联以登高望远的行为起兴,“登高欲穷千里目”展现诗人欲放眼远方的举动,“愁云低锁衡阳路”则借低沉云层笼罩前路的景象,暗示前行的艰难与内心的苦闷,景中含情。颔联“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借“鱼书”“雁”等代指音信的意象,直抒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又以“不至”“无凭”点明音信阻隔的无奈,“空作”二字强化了徒然抒写愁绪的悲凉感。颈联“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通过“西山月斜”的时间推移之景,烘托诗人滞留他乡的孤独处境,“天涯孤客”的自白式表述,将漂泊无依的无助感直接呈现,画面感与情感性兼具。尾联“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以理性的哲思收束情感,通过“不轻弹”与“伤心处”的对比,既凸显男子汉的坚毅特质,又反衬出此刻所承受痛苦的深沉,使全诗情感基调在克制中见浓烈,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唐寅《迟归》

下一篇:明·李梦阳《泰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