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chú

朝代:明作者:袁凯浏览量:3
jīn
wéi
xiāng
shuō
xiāng
kàn
rén
ér
wéi
suì
nián
zhǎng
róng
xiū
xiē
guān
shān
zhèng
miǎo
máng
bēi
jiāo
jiǔ
wèi
lèi
qiān
háng

译文

今儿晚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只能在异地他乡诉说故乡。眼看别人的儿女一天天长大,自己的客游生活却岁岁增长。战乱连年不断、无休无歇,关山阻隔,故乡归路渺茫。饮一杯除夕避邪的柏叶酒,压不住思亲眼泪万千行。

逐句剖析

"今日为何夕":今儿晚是怎样的一个夜晚,

# 今日为何夕:语出《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这里借用以抒写除夕怀念家人的愁思。日:集作夕。夕:夜,这里指除夕夜。

"他乡说故乡":只能在异地他乡诉说故乡。

# 他乡说故乡:从刘皂《旅次朔方》(一作贾岛《渡桑干》)的“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句化出。

"看人儿女大":眼看别人的儿女一天天长大,

"为客岁年长":自己的客游生活却岁岁增长。

# 为客:客居他乡。为:一作作。

"戎马无休歇":战乱连年不断、无休无歇,

# 无休歇:未停止过。,戎马:指军事行动、战乱。

"关山正渺茫":关山阻隔,故乡归路渺茫。

# 关山正渺茫:用杜甫《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句意。关山,关口和山岳,这里代指故乡。渺茫,遥远,看不清楚。

"一杯椒叶酒":饮一杯除夕避邪的柏叶酒,

# 椒叶酒:一作柏叶酒。用柏叶浸过的酒,也叫“柏酒”。古代风俗,元旦共饮,以祝长寿。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南朝·梁·庾肩吾《岁尽》:“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唐·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本草纲目》:“柏叶可服食,元旦以之浸酒,辟邪。”

"未敌泪千行":压不住思亲眼泪万千行。

# 未敌:不能阻挡。指欲借酒消愁,但仍阻止不了热泪滚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客中除夕》是明代诗人袁凯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以除夕夜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孤寂与乡愁。首联以“今日为何夕”的发问开篇,点明时间错位的感伤;颔联通过“看人儿女大”与“为客岁年长”的对比,深刻表现了岁月流逝与客居之悲;颈联点明了诗人久滞异乡、岁末仍无法归家的缘由;尾联以酒难消愁的意象,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全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于平实处见真情,是一首以质取胜而非以文出名的感怀思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初诗人

袁凯(1310~1387?),明初诗人。字景文,自号海叟。曾以《白燕》诗得名,故人称“袁白燕”,祖籍华亭(今上海松江)。洪武初举于乡,以荐授监察御史,后因对答不称帝旨,托疾辞归。袁凯的诗作言及现实很少,只在个别篇内有隐晦、曲折的表露。其成功之作多为抒发个人情怀、描述旅人思乡之篇。其诗古体多学《文选》,近体多学杜甫。何景明称其为“国初诗人之冠”。代表作品有《客中除夕》《从军行》。著有《海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末明初的战乱时期。古人客居异乡时,往往难以适应漂泊生活,心中常涌起飘零之感。对古人而言,漂泊已是人生憾事,若在除夕佳节仍无法归家,则更添一层悲凉。此诗正是作者在除夕当日旅居外地时所作,字里行间倾诉了佳节期间滞留异乡的苦闷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描写春节客居的行旅诗。诗歌通过除夕时刻他乡忆故乡的场景,结合战乱不休、关山阻隔的现实,抒发了游子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愁与对动荡时局的无奈感慨。

2. 写作手法

开门见山:“今日为何夕,他乡说故乡。”首联开门见山,直接点明诗题,交代了诗人在除夕这个本该阖家团圆的夜晚,却漂泊异乡,无法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短短两句,便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展露无遗。

3. 分段赏析

首联“今日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直接点明诗题,清晰展现出诗人在除夕之夜客居他乡,无法与家人共享团圆之乐的境况,将思乡之情直白托出。诗人明知当晚是除夕,却以问句起笔,字里行间流露出惊叹与感慨:今晚究竟是怎样特别的日子,竟让漂泊异乡的人们都纷纷谈论起自己的家乡?这看似平常的问询,实则饱含着深沉浓烈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自然地引出后文对自身感受的进一步描写。颔联“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是诗人真实情感的写照。在阖家团圆的新春佳节,他却只能漂泊在外,目睹别人家的儿女茁壮成长,而自己虽为人父,却因客居异乡,难以陪伴在子女身边,甚至对儿女的近况都知之甚少。这种无法尽到父亲责任的无奈与心酸,通过这两句质朴的诗句,如涓涓细流般缓缓流淌而出。诗句虽朴实无华,细细品味,却能深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着诗人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颈联“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揭示了诗人漂泊不幸的根源。元末战事频发,战火不休,使得归家之路因关山阻隔而显得遥远而渺茫。这两句不仅道出了现实困境,更表达出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深切渴望。尾联“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生动描绘出诗人在特殊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当他人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时,诗人却只能借饮柏叶酒来排解心中的愁绪,然而这杯酒不仅无法消解他的忧愁,反而更添悲戚。在本该阖家欢聚、喜迎新春的除夕之夜,诗人长期漂泊异乡,加上社会动荡不安,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涌上心头,令他不禁泪如雨下。

4. 作品点评

《客中除夕》的语言自然流畅、明白如话,毫无雕琢堆砌之感,且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诗句以质朴的文字直抵人心,在平淡叙述中蕴含深情,极具感染力与艺术张力。其中“看人儿女大,为客岁月长”一句,尤为精妙,是世人赞赏的佳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气骨高妙,天然去雕饰。

明程孟阳

# 自宋元来学杜,未有如叟之自然者。

明末清初钱谦益

# 此诗将“今夕”和过去、他乡和故乡、儿女与妻子、社会与个人、作客与思乡,总揽于八句之中,包蕴深厚,以少写多,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达到了十分精练的程度。诗人运用明白畅朗的语言,将深挚的感情自然道出,把多种意象集中起来表现“客中除夕”的情景,构成独特的意境,反映了较为丰富的生活内容,因而使这篇作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现代钟尚钧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刘基《千秋岁·淡烟平楚》

下一篇:明·归有光《南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