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ié

朝代:明作者:沈明臣浏览量:3
lǎo
sān
nián
bìng
ér
réng
qiān
xíng
qiū
fēng
chuī
lěng
shān
yuè
zhào
shuāng
míng
wèi
bié
xiān
xià
lèi
wèn
guī
nán
yìng
shēng
chú
tóu
yǒu
xīn
shuò
wèn
gēng

译文

年迈的母亲已经患病三年,儿子却仍然要远行千里。秋风瑟瑟,吹得大地一片寒冷,山间的月亮照着寒霜,更显明亮。还没有分别,泪水就已经流下来了,母亲询问何时归来,儿子难以回答。家里有新媳妇,时常可备藜羹侍奉病母。

逐句剖析

"老母三年病":年迈的母亲已经患病三年,

"儿仍千里行":儿子却仍然要远行千里。

"秋风吹地冷":秋风瑟瑟,吹得大地一片寒冷,

"山月照霜明":山间的月亮照着寒霜,更显明亮。

"未别先下泪":还没有分别,泪水就已经流下来了,

# 先下泪:一作“泪先下”。

"问归难应声":母亲询问何时归来,儿子难以回答。

"厨头有新妇":家里有新媳妇,

"数可问藜羹":时常可备藜羹侍奉病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别母》是明代沈明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因事需离家千里,而母亲已患病三年的艰难处境。在秋风冷地、山月照霜的凄凉氛围中,诗人与母亲即将分别,未别泪先流,面对母亲询问归期难以应声。最后提及家中新妇可照顾母亲饮食。整首诗以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展现了诗人与母亲分别时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母亲的牵挂。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老母三年病,儿仍千里行”,直接点明背景,母亲已患病三年,身体虚弱,而诗人却仍要离家千里。简单的十个字,将家庭的困境与诗人的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基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纠结。颔联:“秋风吹地冷,山月照霜明”,描绘出一幅秋风萧瑟、大地寒冷、山月清冷、霜华明亮的画面。借景抒情,通过对秋景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烘托出诗人与母亲分别时的哀伤心情,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寒冷与孤寂。颈联:“未别先下泪,问归难应声”,此联为全诗的情感高潮。“未别先下泪”,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与母亲分别前,因不舍和担忧母亲而早已泪水潸然的情景;“问归难应声”,则将诗人面对母亲询问归期时的无奈展现出来,归期不定,难以回答,进一步强化了分别的痛苦,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煎熬。尾联:“厨头有新妇,数可问藜羹”,在前面的哀伤氛围中,诗人笔锋一转,提到家中厨头有新妇,可以经常询问母亲饮食情况,在无奈的分别中给母亲以安慰,也给自己一丝慰藉。这两句体现出诗人对母亲的细致关怀,在痛苦与无奈中,仍不忘为母亲的生活做安排,使诗歌所表达的亲情更加深厚、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下一篇:明·张璨《梅竹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