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
míng
chí
·
·
yǒng
hán
liǔ

朝代:明作者:柳如是浏览量:3
yǒu
chàng
hán
cháo
qíng
cán
zhào
zhèng
shì
xiāo
xiāo
nán
gèng
chuī
shuāng
tiáo
yǐng
hái
jiù
shí
fēi
kuàng
wǎn
lái
yān
làng
xié
yáng
jiàn
xíng
shòu
yāo
zǒng
zhǒng
liáng
shí
fēn
qiáo
cuì
shàng
yǒu
yàn
tái
jiā
chūn
niàng
chéng
qiū
niàn
chóu
fēng
liú
àn
shāng
zòng
ráo
yǒu
rào
huà
lěng
luò
jìn
shuǐ
yún
yóu
cóng
qián
diǎn
dōng
fēng
zhe
chóng
lián
méi
ér
chóu
dài
yuē
méi
hún
huáng
hūn
yuè
dàn
shēn
lián

译文

满心惆怅面对寒潮,那无情的夕阳残照,正是在这风声萧萧的南浦。寒风吹起,霜中柳枝孤独的影子,还记得,当年如飞絮般的时光。更何况傍晚时分,烟浪与斜阳相伴,看到行客经过,柳枝像特意舞动着瘦腰。总是这般凄凉,如此憔悴,不过仍有赞美寒柳的佳句。春日的美好酿成了秋日的苦雨。想起往昔的美好时光,暗自伤怀到如此地步。纵然曾经有过,绕堤的画船,如今都已冷落,水云依旧如往昔。回忆从前,那一点如春风般的情意,隔着重重帘幕,眉头满是愁苦。期待与梅花的精魂相约,在黄昏月色暗淡之时,与它深情低语。

逐句剖析

"有怅寒潮":满心惆怅面对寒潮,

# 怅:失意,懊恼。

"无情残照":那无情的夕阳残照,

"正是萧萧南浦":正是在这风声萧萧的南浦。

# 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更吹起":寒风吹起,

"霜条孤影":霜中柳枝孤独的影子,

# 霜条:经霜的树枝条。

"还记得":还记得,

"旧时飞絮":当年如飞絮般的时光。

"况晚来":更何况傍晚时分,

# 晚来:夜晚来临之际。

"烟浪斜阳":烟浪与斜阳相伴,

"见行客":看到行客经过,

# 行客:来往的行旅客人。

"特地瘦腰如舞":柳枝像特意舞动着瘦腰。

"总一种凄凉":总是这般凄凉,

"十分憔悴":如此憔悴,

"尚有燕台佳句":不过仍有赞美寒柳的佳句。

# 燕台佳句:燕台,又指燕昭王延揽天下贤士的黄金台。柳氏此处喻指几社文人雅集赋诗的地方。

"春日酿成秋日雨":春日的美好酿成了秋日的苦雨。

# 春日酿成秋日雨:指当年几社名流与柳氏交游,曾为她作春闺风雨的艳词,竞成为今日飘零秋雨的预兆。

"念畴昔风流":想起往昔的美好时光,

# 畴昔:过去,以前。

"暗伤如许":暗自伤怀到如此地步。

# 如许:如此,此为概指之辞。

"纵饶有":纵然曾经有过,

"绕堤画舸":绕堤的画船,

# 绕堤画舸:化用汤显祖《紫钗记》中“河桥路,见了些无情画舸,有恨香车”句意。

"冷落尽":如今都已冷落,

"水云犹故":水云依旧如往昔。

"忆从前":回忆从前,

# 忆从前:“忆”,回忆。此为回忆从前那些相恋的时光。

"一点东风":那一点如春风般的情意,

"几隔着重帘":隔着重重帘幕,

"眉儿愁苦":眉头满是愁苦。

"待约个梅魂":期待与梅花的精魂相约,

"黄昏月淡":在黄昏月色暗淡之时,

"与伊深怜低语":与它深情低语。

# 伊:彼,他或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金明池・咏寒柳》是明代柳如是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主题围绕咏柳,实则借柳抒发自身身世之感与对爱情的执着。上片描绘了寒潮、残照、霜条孤影等凄凉景象,营造出冷落孤寂氛围,同时忆起旧时飞絮,以柳的憔悴自喻,又用“燕台佳句”暗示自己才情与过往。下片则借回忆往昔与陈子龙的爱情,如“春日酿成秋日雨”,表达如今的感伤,尽管有过美好时光,却终成往事,最后以“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寄寓对爱情团圆的渴望。运用了借景抒情、用典、象征等。借寒柳之景抒发内心凄凉;化用古人词意,如汤显祖《紫钗记》,使词意含蓄深沉;以寒柳象征自己的身世与情感。该词词风凄婉动人,情感真挚深沉,用典精巧,体现出词人深厚的文学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清之际诗人

柳如是(1618~1664),明末清初诗人。原名杨爱、杨影怜,后来改姓柳,名隐,字如是,取自辛弃疾诗《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号河东君,又号蘼芜君等,浙江嘉兴人,后居吴江。明末为江南名妓,崇祯十四年嫁钱谦益为妾。甲申之变后,劝谦益自杀殉明,不从。清初谦益死,族人争产,自缢殉之。柳如是博览群籍,能诗文,善书画。其擅长近体七言诗,诗风“凌清而涧远,宏达而微恣”。著有《湖上草》《戊寅草》等。今人辑有《柳如是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金明池・咏寒柳》由明代柳如是所作。柳如是十五岁落入风尘,成为歌妓。崇祯年间,她与名士陈子龙相恋并同居,但因陈子龙祖母和嫡妻不容,二人被迫分离。后来柳如是嫁与钱谦益为妾。此词为她哀叹自身身世飘零、感慨爱情波折之作,借咏寒柳抒发“美人迟暮”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明代的词,也是一首咏物兼抒情题材的作品。它描绘了寒柳在寒潮、残照中的凄凉景象,体现了作者身世的孤寂与凄凉,表达了对往昔爱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爱情团圆的期盼。借寒柳在恶劣环境中的孤影,写出了作者自身的身世飘零以及对爱情的执着与感伤。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开篇通过描写寒潮、残照、南浦、霜条孤影等凄凉景色,营造出孤寂、萧瑟的氛围,将作者内心的惆怅、凄凉之感融入其中,以寒柳所处的恶劣环境暗示自身坎坷身世与孤寂心境。象征:以“寒柳”象征自己。寒柳在霜寒中孤零憔悴,象征着作者身处尘世的风尘之中,身世飘零,以及在爱情与生活中所遭遇的无奈与凄凉处境。用典:“尚有燕台佳句”,“燕台”在文学中常指代幕府或才华被赏识之处。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燕台四首》,备受推崇。柳如是在此借用“燕台佳句”,一方面暗示自己如能写出佳作般具有才情;另一方面,她与陈子龙等文人交往密切,陈子龙等文人常以诗词唱和,此典故关联这段文人交往的经历,借典故体现自己在文学交流中的才情与过往美好。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表面写柳,实则暗寓人生遭际。开篇“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南浦”典出江淹《别赋》中“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本就是送别伤怀之地。在这秋日黄昏,残阳西斜,寒风凛冽,凄凉氛围扑面而来。“更吹起,霜条孤影”,一个“孤”字,让这份凄凉更添无助与孤独。词人以冷色调词语起笔,勾勒出黯淡之境,将自己人生的孤独、无奈展露无遗。“还记得,旧时飞絮”,将时间从当下拉回往昔。“柳絮”无根飘荡,惹人怜悯,这里既化用因咏《燕台诗》而生痴恋的典故,又借燕台曾为燕昭王招贤的黄金台之意,暗示自己与陈子龙等名士以诗词唱和结为知音,共度美好时光,这是她不幸人生中的一抹亮色。“尚有燕台佳句”收尾,那段经历给予她慰藉,多年后忆起,仍令她情难自禁。下片主要借回忆往昔,抒发对爱情的坚贞。“春日酿成秋日雨”,承接上阕又开启忆旧篇章。与陈子龙短暂的相识相恋,曾为柳如是黯淡生活带来慰藉,却也为日后的痛苦埋下伏笔,“秋日雨”道尽人生变故。“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对今日的痛惜以及相思之苦,尽在其中。“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画舸本是欢情象征,可没了情人相伴,再多繁华也只是徒增孤寂。“一点东风”暗指陈子龙,他的离去让词人一生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借用汤显祖《紫钗记》故事,柳如是既向情人表明心迹,反抗迫使他们分离的势力,又对未来抱有幻想。“淡月梅花”之景,她将自己与情人比作剧中人,期盼团圆,能与爱人深情倾诉。由此可见,柳如是对爱情忠贞不渝,对陈子龙情根深种。

4. 作品点评

在《金明池・咏寒柳》中,柳的形象被赋予了全新内涵。它拥有独立自主的自由心性与主体意识,不再是柔弱可欺、任人攀折的模样。即便处于凄凉境遇,柳依然坚守自我主体意识,甚至期望能与梅魂平等对话。这种刚健气质,源自诗人柳如是自身独立的人格意识与自由心性。柳如是的词“浓纤婉丽,极哀艳之情”。她以女性细腻感知,书写情感历程,情真意切,让人得以洞察其不幸人生,以及她在困境中对爱情的坚守、对命运的不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居然作者,味其词,正有无数伤心处也。

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

# 河东君之作品,应推此诗(指《次韵奉答·谁家乐府唱无愁》)及金明池“咏寒柳”词为明末最佳之诗词,当日胜流均不敢与抗手,何物钱岱勋或钱青雨竞能为之乎?造此诬谤者,其妄谬可不必辨。然今日尚有疑河东君之诗词非其本人所作者,浅识陋学,亦可悯矣。

现代陈寅恪

# 此词以“咏物”的形式,用象征手法,托喻取譬,借“寒柳”为“物”为“类”,抒发衷情。

不详孙康宜《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素带《四言》

下一篇:明·刘基《听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