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ā
驿
jiàn
yáng
mèng
xiōng
shī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yáo
wén
宿
mèng
xiōng
yīng
wèi
yóu
tíng
míng
huā
míng
zuò
huā
lái
zǎo
wǎn
shī
hòu
shǔ
yáng
jiā

译文

听说你旅途在这里住宿时梦见了兄弟,大概是因为这里的地名叫棣华吧。这棣华的名字是周代留下来的还是后人取的并不重要,但自你题诗后,这个地名便与杨家有了不解之缘。

逐句剖析

"遥闻旅宿梦兄弟":听说你旅途在这里住宿时梦见了兄弟,

"应为邮亭名棣华":大概是因为这里的地名叫棣华吧。

# 棣华:常棣(即棠梨树)之花。,邮亭:驿馆,递送文书投止之所。

"名作棣华来早晚":这棣华的名字是周代留下来的还是后人取的并不重要,

# 棣华:即棣树之花;《诗经·小雅》中有《棠棣》篇,据说是周公欢宴兄弟,敦睦友爱的乐歌。棣:棠棣。

"自题诗后属杨家":但自你题诗后,这个地名便与杨家有了不解之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棣华驿见杨八题梦兄弟诗》为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一首押麻韵的七言绝句。此诗化用“棣华”典故,“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名作棣华来早晚,自题诗后属杨家”等句,满含对兄弟的浓浓思念。诗中“棣华”既是驿站之名,又暗喻兄弟和睦,融艺术巧思与深厚情感于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820年,白居易路过陕西商洛的棣华驿,看到杨八留下的题诗,由此心生感触写下此诗。“棣华驿”的名称出自《诗经・小雅・常棣》,诗中“棣华”代表着兄弟之情,而此诗里出现的“棣华”,大概是借用了这一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抒情诗。诗歌借杨八在棣华驿题诗梦见兄弟的事,以及“棣华”象征兄弟情谊的意象,体现了杨八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真挚兄弟情的认同与珍视。

2. 写作手法

用典:“应为邮亭名棣华”“名作棣华来早晚”两句,巧用“棣华”典故。“棣华”出自《诗经·小雅·常棣》,原句以棣棠花彼此相依,比喻兄弟间和睦亲近的情谊。诗人在诗中,借棣华驿的“棣华”之名,将其与杨八“梦兄弟”的情境关联,用这一象征兄弟情的典故,含蓄点出杨八思念兄弟的缘由,也让对兄弟情的表达更有依据,避免了直白抒情,使情感传递更委婉真切。双关:诗中“应为邮亭名棣华”“名作棣华来早晚”两句用了双关。“棣华”既指驿亭的名字“棣华驿”,又暗合《诗经》中象征兄弟情的“棣华”意象,一语双关。既点出杨八题诗的地点,又含蓄关联他“梦兄弟”的事,让对兄弟情的表达更巧妙自然。

3. 分段赏析

“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首句以“遥闻”开篇,清晰交代诗人并非亲见,而是听闻他人在旅途驿站中梦到兄弟的事,“旅宿”点明场景在驿站,“梦兄弟”直接点出“思念兄弟”的核心情感,让读者快速把握诗句的情感基调。后一句“应为邮亭名棣华”是诗人的合理推测,“棣华”一词源自《诗经》,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兄弟情谊,诗人由“梦兄弟”的场景,自然联想到驿站名为“棣华”,既呼应了前文的思念之情,又巧妙将驿站名称与诗歌主题关联,逻辑连贯且自然。“名作棣华来早晚,自题诗后属杨家”,前一句用“来早晚”的疑问,追问“棣华”这一驿站名称从何时开始使用,既体现出诗人对名称由来的关注,也暗含对“棣华”所代表的兄弟情的重视,让情感表达更显细腻。后一句“自题诗后属杨家”则回归事实,明确杨八在驿站题写了这首思念兄弟的诗,“属杨家”清晰指出诗歌的作者与归属,将开篇“遥闻”的内容落到具体的人和事上,使“旅途思亲”的情感从抽象的“梦”与“闻”,转化为有载体的文字记录,让诗句的内容更完整、情感更真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村居二首(其二)》

下一篇:唐·耿湋《宋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