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ān
shū

朝代:明作者:于谦浏览量:3
shū
juàn
duō
qíng
rén
chén
hūn
yōu
měi
xiāng
qīn
yǎn
qián
zhí
xià
sān
qiān
xiōng
quán
diǎn
chén
huó
shuǐ
yuán
liú
suí
chù
mǎn
dōng
fēng
huā
liǔ
zhú
shí
xīn
jīn
ān
xún
fāng
wèi
xìn
bié
yǒu
chūn

译文

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逐句剖析

"书卷多情似故人":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

# 故人:老朋友。此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拟作“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 亲:近。,每:时常。,忧:愁。,晨昏:即早晚,一天到晚.晨:早上。昏:黄昏。

"眼前直下三千字":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

# 眼前直下三千字:此句说明作者读书多且快,同时也写出他那种如饥似渴的情态。三千字:此为泛指,并非确数。

"胸次全无一点尘":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

# 胸次全无一点尘:这句说作者专心读书,胸无杂念,胸次:胸中,心里。尘:杂念。

"活水源流随处满":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

# 活水源流随处满:化用朱熹《观书有感》(其一)诗中:“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东风花柳逐时新":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

# 逐:挨着次序。

"金鞍玉勒寻芳客":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

# 玉勒:饰玉的马笼头。此泛指马鞍、笼头的贵美。,金鞍:饰金的马鞍。

"未信我庐别有春":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 庐:本指乡村一户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为村房或小屋的通称。这里指书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观书》是明代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高度赞叹书籍的益处,尽情抒写读书的趣味。诗人性格刚直且学识渊博,其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与高尚的品德一同名传后世。这首诗讲述了诗人读书的亲身感受,抒发了对读书的喜爱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直率,说理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大臣、诗人

于谦(1398~1457),明代大臣、诗人。字廷益,号节庵,因官至少保,故世称于少保,谥号忠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进士,历任河南、山西等地巡抚,正统末召为兵部左侍郎,迁兵部尚书。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其诗作更多的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和深刻反思,风格遒劲、兴象深远。主要作品有《石灰吟》《荒村》《入塞》等。后人辑有《于忠肃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观书》是于谦创作,唐代唐太宗推行科举,旨在为朝廷选拔一批出身地主阶级下层的贫寒而有作为的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阶层,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明代时,科举已进入后期,不少人将读书视为敲门砖,一旦敲开做官的大门,便将心思用在如何升官发财上,不再对书籍感兴趣。于谦对读书的热爱则不同寻常,他酷爱读书,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深知读书的益处。面对以做官为目的、达到目的后便放弃书本的官场恶习,酷爱读书的于谦写下《观书》一诗抒发胸臆,批评当时的读书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抒怀诗。诗歌盛赞书籍益处、极写读书趣味,道出诗人亲身体会,抒发对读书的喜爱之情,意趣高雅、说理形象。

2. 写作手法

化用:朱熹《观书有感》中以“源头活水”比喻知识的持续更新,原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强调读书对心智的滋养。此诗“活水源流随处满”化用该典,将“读书”比作“活水注入池塘”,以水流满溢的意象,生动表达坚持读书可使思想源源不断获得新养分,始终保持清澈澄明的状态,巧妙传达读书的持续性与对心灵的润泽作用。反衬:以“金鞍玉勒寻芳客”的富贵浪子形象反衬作者的书斋之乐。富贵者身着华服、驾驭骏马,终日沉溺于寻花问柳的世俗享乐,而作者以“我庐别有春”凸显书斋中因读书获得的精神春光,突出读书带来的精神富足远超世俗欢愉,彰显读书人的独特志趣。

3. 分段赏析

首联“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将书本比作情谊深厚的老友,强调它从早到晚都与自己相伴,无论忧愁还是快乐都彼此亲近,生动地体现出诗人读书不倦、沉浸其中的状态。此联以个人独特的读书体验,拉开了与书本亲密关系的叙述序幕。颔联“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描述眼前的书本一读便是数千字,突出读书速度之快与数量之多,展现诗人对书籍如饥似渴的渴求。“直下三千字”可见其被书中内容深深吸引,“全无一点尘”则表明书本知识如清泉般荡涤心胸,让诗人内心纯净、杂念尽消。这两句活灵活现地勾勒出诗人专心致志、沉迷书海的情态,也暗含了一种高效的读书方式。颈联“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化用朱熹《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意,意在表达坚持读书就如同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能让人持续获取新的知识养分,保持思想的清澈澄明。“东风”一句则将勤奋读书增长新知的过程,比作东风吹拂,催开百花、染绿柳枝,让美好依次呈现,读书的乐趣便在这如春日般的生机中油然而生,令人心神愉悦。尾联“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以“金鞍玉勒寻芳客”作为陪衬,“金鞍玉勒”描绘出富贵公子的奢华装扮,“寻芳客”则点明其整日以寻花问柳为乐的生活状态。这些人与诗人分属不同的世界,他们自然难以相信书斋之中另有一番烂漫春光。此联以贵公子的世俗之举反衬,更显读书人书房中四季如春、充满智慧与乐趣的独特胜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书本是人类知识的积累,故而开卷有益。书本使人充实,使人心胸开阔,使人眼界提高,因而开卷有益。”而于谦很好的阐释了这一真谛。

不详著名文学家王立群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于谦《北风吹》

下一篇:明·袁宏道《虎丘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