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ài
gān
zhě
yán

朝代:明作者:刘基浏览量:3
háng
yǒu
mài
guǒ
zhě
shàn
cáng
gān
shè
hán
shǔ
kuì
chū
zhī
rán
zhì
ér
jīn
zhì
shì
jià
shí
bèi
rén
zhēng
zhī
mào
pōu
zhī
yǒu
yān
kǒu
shì
zhōng
gān
ruò
bài
guài
ér
wèn
zhī
yuē
:“
:“
ruò
suǒ
shì
rén
zhě
jiāng
shí
biān
dòu
fèng
gōng
bīn
jiāng
xuàn
wài
huò
shèn
zāi
wéi
!”
!”
mài
zhě
xiào
yuē
:“
:“
shì
yǒu
nián
lài
shì
shòu
zhī
rén
zhī
wèi
cháng
yǒu
yán
ér
suǒ
shì
zhī
wéi
zhě
guǎ
ér
wèi
zhī
jīn
pèi
zuò
gāo
zhě
guāng
guāng
gān
chéng
zhī
guǒ
néng
shòu
sūn
zhī
lüè
é
guān
tuō
cháng
shēn
zhě
áng
áng
miào
táng
zhī
guǒ
néng
jiàn
gāo
zhī
dào
ér
zhī
mín
kùn
ér
zhī
jiù
jiān
ér
zhī
jìn
ér
zhī
zuò
lǐn
ér
zhī
chǐ
guān
zuò
gāo
táng
zuì
chún
ér
féi
xiān
zhě
shú
wēi
wēi
wèi
xiàng
yòu
wǎng
ér
jīn
wài
bài
zhōng
zāi
jīn
shì
zhī
chá
ér
chá
gān
!”
!”
yìng
tuì
退
ér
yán
lèi
dōng
fāng
shēng
huá
zhī
liú
fèn
shì
xié
zhě
ér
tuō
gān
fěng

译文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擅长贮藏柑橘,经历一整年也不溃烂。拿出它们的时候还是光彩鲜明的样子,玉石一样的质地,金灿灿的颜色。放到市场上,卖比别人的高出十倍的价钱。人们争相购买他的柑橘。我买到了其中的一个,切开它,像有股烟直扑口鼻,看它的里面,干枯得像破败的棉絮。我很奇怪问他说:“你卖柑子给人家,是打算让人家将笾豆装满其中,供祭祀用呢,还是拿去待嘉宾用呢?或者只不过用这种漂亮的外观去迷惑笨拙、盲目的人上当呢?实在是太过分了,这样欺骗人的行为。”卖柑橘的人笑着说:“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好多年了,我依赖这个用来养活自己。我卖它,别人买它,不曾有人说过什么的,却唯独不能满足您吗?世上做欺骗的事的人不少,难道仅仅只有我一个吗?您还没有好好考虑这个问题。那些佩戴虎形兵符、坐在虎皮上的人,威武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将才,他们果真能拥有孙武、吴起的谋略吗?那些高戴着大大的帽子、拖着长长带子的人,气宇轩昂的坐在朝堂之上,他们果真能够建立伊尹、皋陶的业绩吗?盗贼四起却不懂得抵御,百姓困苦却不懂得救助,官吏狡诈却不懂得禁止,法度败坏却不懂得治理,奢靡的浪费粮食却不懂得羞耻。看看那些坐在高堂上,骑着大马,喝着美酒,吃着美食的人,哪一个不是威风凛凛、令人敬畏,显赫的值得人们效仿?可是无论到哪里,又有谁不是外表如金似玉,内心破败得像破棉絮呢?你看不到这些现象,却只看到我的柑橘!”我默默地没有话用来回答。回来思考这卖柑人的话,觉得他像是像东方朔那样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难道他是对世间邪恶现象激愤痛恨之人吗?因而假托柑橘用来讽刺吗?

逐句剖析

"杭有卖果者":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

"善藏柑":擅长贮藏柑橘,

"涉寒暑不溃":经历一整年也不溃烂。

# 溃:腐烂,腐败。,涉:经过,经历。

"出之烨然":拿出它们的时候还是光彩鲜明的样子,

# 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玉质而金色":玉石一样的质地,金灿灿的颜色。

# 玉:像玉石一样。

"置于市":放到市场上,

"贾十倍":卖比别人的高出十倍的价钱。

# 贾:同“价”,价格。

"人争鬻之":人们争相购买他的柑橘。

# 鬻:这里是买的意思。

"予贸得其一":我买到了其中的一个,

# 贸:买卖,这里是买的意思。

"剖之":切开它,

"如有烟扑口鼻":像有股烟直扑口鼻,

"视其中":看它的里面,

"则干若败絮":干枯得像破败的棉絮。

# 败絮:破败的棉絮。,若:好像。

"予怪而问之曰":我很奇怪问他说:“

"若所市于人者":你卖柑子给人家,

# 若:代词,你,你们。

"将以实笾豆":是打算让人家将笾豆装满其中,

# 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用的两种器具。笾,竹制的食器。豆,木制、陶制或铜制的食器。,实:填满,装满。

"奉祭祀":供祭祀用呢,

"供宾客乎":还是拿去待嘉宾用呢?

"将炫外以惑愚瞽也":或者只不过用这种漂亮的外观去迷惑笨拙、盲目的人上当呢?

# 愚瞽:愚蠢的人和瞎子。瞽,瞎子。,惑:迷惑,欺骗。,炫:炫耀,夸耀。

"甚矣哉":实在是太过分了,

"为欺也":这样欺骗人的行为。”

# 欺:欺骗人的事。,为:做。

"卖者笑曰":卖柑橘的人笑着说:“

"吾业是有年矣":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好多年了,

# 业:以……为职业。

"吾赖是以食吾躯":我依赖这个用来养活自己。

# 食:同“饲”,这里有供养、养活的意思。,赖:依赖,依靠。

"吾售之":我卖它,

"人取之":别人买它,

"未尝有言":不曾有人说过什么的,

"而独不足子所乎":却唯独不能满足您吗?

"世之为欺者不寡矣":世上做欺骗的事的人不少,

"而独我也乎":难道仅仅只有我一个吗?

"吾子未之思也":您还没有好好考虑这个问题。

"今夫佩虎符、":那些佩戴虎形兵符、

# 虎符:虎形的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夫:发语词。

"坐皋比者":坐在虎皮上的人,

# 皋比:虎皮,指将军的坐席。比,通“皮”,毛皮。

"洸洸乎干城之具也":威武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将才,

# 干城之具:捍卫国家的将才。干,盾牌,文中意为捍卫。干和城都用以防御。具,将才。,洸洸:威武的样子。

"果能授孙、":他们果真能拥有孙武、

# 孙:指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

"吴之略耶":吴起的谋略吗?

# 略:谋略。,吴:指古代著名军事家吴起。

"峨大冠、":那些高戴着大大的帽子、

# 峨:高高地,指高戴。

"拖长绅者":拖着长长带子的人,

# 拖长绅:拖着长长的腰带。绅,古代士大夫束在外衣上的带子。

"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气宇轩昂的坐在朝堂之上,

# 器:才能,本领,这里指“有才能的人”。,庙堂:指朝廷。,昂昂:器宇轩昂的样子。

"果能建伊、":他们果真能够建立伊尹、

# 伊:指古代著名政治家伊尹。

"皋之业耶":皋陶的业绩吗?

# 业:功业。,皋:指古代著名政治家皋陶。

"盗起而不知御":盗贼四起却不懂得抵御,

# 御:抵御。,起:兴起。

"民困而不知救":百姓困苦却不懂得救助,

"吏奸而不知禁":官吏狡诈却不懂得禁止,

"法斁而不知理":法度败坏却不懂得治理,

# 斁:败坏。

"坐糜廪粟而不知耻":奢靡的浪费粮食却不懂得羞耻。

# 廪粟:国家发的俸米。,糜:通“靡”,浪费。,坐:坐在高位的意思,指那些在高位上却不干正事。

"观其坐高堂":看看那些坐在高堂上,

"骑大马":骑着大马,

"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喝着美酒,吃着美食的人,

# 饫:饱食。,醉:醉饮。

"孰不巍巍乎可畏":哪一个不是威风凛凛、令人敬畏,

# 巍巍:高大的样子。

"赫赫乎可象也":显赫的值得人们效仿?

# 象:模仿。,赫赫:显赫的样子。

"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可是无论到哪里,又有谁不是外表如金似玉,

# 金玉其外:比喻虚有其表,及外表好而实质坏的人。

"败絮其中也哉":内心破败得像破棉絮呢?

"今子是之不察":你看不到这些现象,

"而以察吾柑":却只看到我的柑橘!”

"予默默无以应":我默默地没有话用来回答。

"退而思其言":回来思考这卖柑人的话,

"类东方生滑稽之流":觉得他像是像东方朔那样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

# 滑稽:指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东方生:指东方朔。汉武帝时曾任太中大夫,性格诙谐,善于讽谏。,类:像。

"岂其愤世疾邪者耶":难道他是对世间邪恶现象激愤痛恨之人吗?

# 愤世疾邪:激愤、痛恨世间邪恶的现象。疾:恨痛。

"而托于柑以讽耶":因而假托柑橘用来讽刺吗?

# 托:假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卖柑者言》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创作的一篇政治寓言体讽刺散文。文章开篇以洗炼笔墨记述买卖柑橘之事,进而借卖柑者之口,以形象比喻为核心,深入揭露当时达官显贵们“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虚伪本质。文章结尾,作者“退而思其言”,既增添了行文的跌宕起伏之感,也表明对卖柑者言论的深度思考与认同。全文从买卖坏柑橘的小事切入,深刻揭示了元末盗贼蜂起、官吏贪污、法制崩坏、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有力抨击了统治阶层的腐朽无能与社会黑暗,客观展现出作者愤世嫉俗的情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文学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刘基(1311~1375),元末明初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字伯温,号犂眉公,浙江青田(今属文成)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总管府判,不久弃官隐居。明朝时应召,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后因与左丞相胡惟庸交恶,被胡所谮,赐归乡里。追谥文成。刘基与高启、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他的作品前期多表现人民苦难,抒发报国拯民之志;后期多歌颂承平和叹老伤怀。其诗风格沉郁顿挫,不事绮靡。词作结集为《写情集》,以抒情言志为主,表达济世拯民的情怀。写景状物、摹山范水之作较少。散文成就在明初与宋濂并称,以寓言体散文最为出色,风格古朴浑厚。主要作品有诗《感怀三十一首》,寓言杂文集《郁离子》《卖柑者言》等。著有《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等,后皆被收入《诚意伯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卖柑者言》出自明代刘基汇编的《诚意伯文集》。刘基一生著述颇丰,其诗文杂著原本各自成书。元末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盗贼蜂起、官吏贪污、法制败坏,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刘基目睹统治阶层腐朽无能、欺世盗名的丑恶行径,愤懑于心,遂借寓言形式,以买卖坏柑橘的小事为引,假托卖柑者之口,创作《卖柑者言》,辛辣讽刺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与腐朽的统治集团。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寓言体散文,也是一篇政治讽刺题材的文章。文章以买卖坏柑橘的小事为引,借卖柑者之口,用形象贴切的比喻,描绘出元末盗贼蜂起、官吏贪污、法制败坏、民不聊生的社会图景,深刻揭露了那些冠冕堂皇的达官贵人们“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虚伪本质,有力抨击了元末统治者及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表达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情感。

2. 写作手法

比喻: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为核心比喻,将柑橘的外在光鲜与内里腐烂象征达官贵人的虚伪本质,表面冠冕堂皇、声威显赫,实则贪腐无能、欺世盗名,通过具象物象映射抽象的社会现象,使讽刺更具穿透力。对比:文中将柑橘“金玉其外”的光鲜外表与“败絮其中”的腐烂内里作鲜明对比,如“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与“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形成视觉与质感的强烈冲突,借此映射社会中“坐高堂、骑大马”的士大夫们,虽“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实则“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以物体的表里不一类比官僚的虚伪无能,使讽刺更具冲击力。反问:“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等反问句,前者以“未尝有言”与“独不足子所”的反差,驳斥作者的质疑,暗含“世人皆默认此状,为何独你发难”的深层诘问;后者以“岂其……耶?”的句式,引导读者反思卖柑者言论的深意。排比:“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的排比句式,以“坐”“骑”“醉”“饫”四个连续动作,铺陈士大夫们奢靡享乐的状态;又以“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武将不能制敌,文臣不能治民,法官不能平狱,御史不能振朝纲”的并列诘问,将文臣、武将、法官等不同角色的失职行为串联,形成排山倒海的语势,全面揭露统治阶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共性。

3. 分段赏析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作者描绘卖柑者所售柑橘外表“烨然”“玉质而金色”,且价格高昂却备受追捧,先扬后抑地设下伏笔。而当顾客剥开柑橘,却发现“干若败絮”,强烈的视觉反差与受骗后的愤怒,为下文卖柑者的辩解埋下矛盾冲突,也暗示读者表象与实质的巨大差距,巧妙引出议论核心。“吾业是有年矣”自辩,指出自身“欺”是商业手段,进而笔锋一转,将矛头指向社会高层:“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运用排比句式,接连质问武将、文官、法官等官员群体,嘲讽他们虽“峨大冠、拖长绅”,却在治理国家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这些诘问层层递进,将官员们外表威严与内里无能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本质揭露无遗,直指元末吏治腐败、社会失序的根源,以市井之口道出深刻的政治批判。“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作者以“默默”“思其言”的态度,表明对卖柑者言论的认可与深思。将卖柑者比作汉代诙谐讽谏的东方朔,既肯定其讽喻的智慧,又委婉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无奈与批判。“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以疑问作结,看似质疑卖柑者的动机,实则强化文章借物讽世的意图,使讽刺的矛头从具体官员群体延伸至整个腐朽的统治阶层,余韵悠长,引人深思。

4. 作品点评

《卖柑者言》以小见大,通过杭州街头一桩买卖坏柑橘的日常交易,巧妙串联起市井现象与政治现实。作者假托卖柑者之口,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一极具画面感的比喻为利刃,层层剖开元末社会的疮痍:表面上达官显贵们身着华服、威风凛凛,实际却在面对盗贼横行、官吏贪腐、法纪崩坏时束手无策,全然不顾百姓困苦。文章借卖柑者的犀利诘问,将批判锋芒直指统治阶层的腐朽本质,深刻揭露这些“佩虎符、坐皋比者”欺世盗名的真面目,以寓言式的叙事辛辣抨击元末政治的黑暗与社会的衰败,字里行间涌动着作者对现实的愤懑与忧世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青田此言为世人盗名者发,而借卖柑影喻。满腔愤世之心,而以痛哭流涕出之。士之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者,闻卖柑之言,亦可以少愧矣。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二

# 刘学士盖有慨于缙绅先生,无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故设为卖柑之说,以抒写其意。玩其文,识见俊卓,调度闲雅,且深厚沉深,不露骨,不伤痕,可垂不朽。

明赵际飞等《详订古文评注全集》

# 以么麽题发大议论,刘学士盖有慨于蜡绅先生无不“金玉其外,致絮其中”,故设为卖柑之诉,以抒写其意。玩其文识见俊卓,调度闲稚,且浑厚沉深,不落骨,不伤痕,可垂不朽业,官者宜写一通置座侧。

明过珙《古文评注》卷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郑之珍《铁杵成针》

下一篇:明·袁宏道《徐文长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