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有卖果者":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
"善藏柑":擅长贮藏柑橘,
"涉寒暑不溃":经历一整年也不溃烂。
# 溃:腐烂,腐败。,涉:经过,经历。
"出之烨然":拿出它们的时候还是光彩鲜明的样子,
# 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玉质而金色":玉石一样的质地,金灿灿的颜色。
# 玉:像玉石一样。
"置于市":放到市场上,
"贾十倍":卖比别人的高出十倍的价钱。
# 贾:同“价”,价格。
"人争鬻之":人们争相购买他的柑橘。
# 鬻:这里是买的意思。
"予贸得其一":我买到了其中的一个,
# 贸:买卖,这里是买的意思。
"剖之":切开它,
"如有烟扑口鼻":像有股烟直扑口鼻,
"视其中":看它的里面,
"则干若败絮":干枯得像破败的棉絮。
# 败絮:破败的棉絮。,若:好像。
"予怪而问之曰":我很奇怪问他说:“
"若所市于人者":你卖柑子给人家,
# 若:代词,你,你们。
"将以实笾豆":是打算让人家将笾豆装满其中,
# 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用的两种器具。笾,竹制的食器。豆,木制、陶制或铜制的食器。,实:填满,装满。
"奉祭祀":供祭祀用呢,
"供宾客乎":还是拿去待嘉宾用呢?
"将炫外以惑愚瞽也":或者只不过用这种漂亮的外观去迷惑笨拙、盲目的人上当呢?
# 愚瞽:愚蠢的人和瞎子。瞽,瞎子。,惑:迷惑,欺骗。,炫:炫耀,夸耀。
"甚矣哉":实在是太过分了,
"为欺也":这样欺骗人的行为。”
# 欺:欺骗人的事。,为:做。
"卖者笑曰":卖柑橘的人笑着说:“
"吾业是有年矣":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好多年了,
# 业:以……为职业。
"吾赖是以食吾躯":我依赖这个用来养活自己。
# 食:同“饲”,这里有供养、养活的意思。,赖:依赖,依靠。
"吾售之":我卖它,
"人取之":别人买它,
"未尝有言":不曾有人说过什么的,
"而独不足子所乎":却唯独不能满足您吗?
"世之为欺者不寡矣":世上做欺骗的事的人不少,
"而独我也乎":难道仅仅只有我一个吗?
"吾子未之思也":您还没有好好考虑这个问题。
"今夫佩虎符、":那些佩戴虎形兵符、
# 虎符:虎形的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夫:发语词。
"坐皋比者":坐在虎皮上的人,
# 皋比:虎皮,指将军的坐席。比,通“皮”,毛皮。
"洸洸乎干城之具也":威武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将才,
# 干城之具:捍卫国家的将才。干,盾牌,文中意为捍卫。干和城都用以防御。具,将才。,洸洸:威武的样子。
"果能授孙、":他们果真能拥有孙武、
# 孙:指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
"吴之略耶":吴起的谋略吗?
# 略:谋略。,吴:指古代著名军事家吴起。
"峨大冠、":那些高戴着大大的帽子、
# 峨:高高地,指高戴。
"拖长绅者":拖着长长带子的人,
# 拖长绅:拖着长长的腰带。绅,古代士大夫束在外衣上的带子。
"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气宇轩昂的坐在朝堂之上,
# 器:才能,本领,这里指“有才能的人”。,庙堂:指朝廷。,昂昂:器宇轩昂的样子。
"果能建伊、":他们果真能够建立伊尹、
# 伊:指古代著名政治家伊尹。
"皋之业耶":皋陶的业绩吗?
# 业:功业。,皋:指古代著名政治家皋陶。
"盗起而不知御":盗贼四起却不懂得抵御,
# 御:抵御。,起:兴起。
"民困而不知救":百姓困苦却不懂得救助,
"吏奸而不知禁":官吏狡诈却不懂得禁止,
"法斁而不知理":法度败坏却不懂得治理,
# 斁:败坏。
"坐糜廪粟而不知耻":奢靡的浪费粮食却不懂得羞耻。
# 廪粟:国家发的俸米。,糜:通“靡”,浪费。,坐:坐在高位的意思,指那些在高位上却不干正事。
"观其坐高堂":看看那些坐在高堂上,
"骑大马":骑着大马,
"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喝着美酒,吃着美食的人,
# 饫:饱食。,醉:醉饮。
"孰不巍巍乎可畏":哪一个不是威风凛凛、令人敬畏,
# 巍巍:高大的样子。
"赫赫乎可象也":显赫的值得人们效仿?
# 象:模仿。,赫赫:显赫的样子。
"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可是无论到哪里,又有谁不是外表如金似玉,
# 金玉其外:比喻虚有其表,及外表好而实质坏的人。
"败絮其中也哉":内心破败得像破棉絮呢?
"今子是之不察":你看不到这些现象,
"而以察吾柑":却只看到我的柑橘!”
"予默默无以应":我默默地没有话用来回答。
"退而思其言":回来思考这卖柑人的话,
"类东方生滑稽之流":觉得他像是像东方朔那样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
# 滑稽:指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东方生:指东方朔。汉武帝时曾任太中大夫,性格诙谐,善于讽谏。,类:像。
"岂其愤世疾邪者耶":难道他是对世间邪恶现象激愤痛恨之人吗?
# 愤世疾邪:激愤、痛恨世间邪恶的现象。疾:恨痛。
"而托于柑以讽耶":因而假托柑橘用来讽刺吗?
# 托:假托。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刘基(1311~1375),元末明初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字伯温,号犂眉公,浙江青田(今属文成)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总管府判,不久弃官隐居。明朝时应召,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后因与左丞相胡惟庸交恶,被胡所谮,赐归乡里。追谥文成。刘基与高启、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他的作品前期多表现人民苦难,抒发报国拯民之志;后期多歌颂承平和叹老伤怀。其诗风格沉郁顿挫,不事绮靡。词作结集为《写情集》,以抒情言志为主,表达济世拯民的情怀。写景状物、摹山范水之作较少。散文成就在明初与宋濂并称,以寓言体散文最为出色,风格古朴浑厚。主要作品有诗《感怀三十一首》,寓言杂文集《郁离子》《卖柑者言》等。著有《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等,后皆被收入《诚意伯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寓言体散文,也是一篇政治讽刺题材的文章。文章以买卖坏柑橘的小事为引,借卖柑者之口,用形象贴切的比喻,描绘出元末盗贼蜂起、官吏贪污、法制败坏、民不聊生的社会图景,深刻揭露了那些冠冕堂皇的达官贵人们“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虚伪本质,有力抨击了元末统治者及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表达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情感。
2. 写作手法
比喻: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为核心比喻,将柑橘的外在光鲜与内里腐烂象征达官贵人的虚伪本质,表面冠冕堂皇、声威显赫,实则贪腐无能、欺世盗名,通过具象物象映射抽象的社会现象,使讽刺更具穿透力。对比:文中将柑橘“金玉其外”的光鲜外表与“败絮其中”的腐烂内里作鲜明对比,如“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与“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形成视觉与质感的强烈冲突,借此映射社会中“坐高堂、骑大马”的士大夫们,虽“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实则“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以物体的表里不一类比官僚的虚伪无能,使讽刺更具冲击力。反问:“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等反问句,前者以“未尝有言”与“独不足子所”的反差,驳斥作者的质疑,暗含“世人皆默认此状,为何独你发难”的深层诘问;后者以“岂其……耶?”的句式,引导读者反思卖柑者言论的深意。排比:“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的排比句式,以“坐”“骑”“醉”“饫”四个连续动作,铺陈士大夫们奢靡享乐的状态;又以“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武将不能制敌,文臣不能治民,法官不能平狱,御史不能振朝纲”的并列诘问,将文臣、武将、法官等不同角色的失职行为串联,形成排山倒海的语势,全面揭露统治阶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共性。
3. 分段赏析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作者描绘卖柑者所售柑橘外表“烨然”“玉质而金色”,且价格高昂却备受追捧,先扬后抑地设下伏笔。而当顾客剥开柑橘,却发现“干若败絮”,强烈的视觉反差与受骗后的愤怒,为下文卖柑者的辩解埋下矛盾冲突,也暗示读者表象与实质的巨大差距,巧妙引出议论核心。“吾业是有年矣”自辩,指出自身“欺”是商业手段,进而笔锋一转,将矛头指向社会高层:“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运用排比句式,接连质问武将、文官、法官等官员群体,嘲讽他们虽“峨大冠、拖长绅”,却在治理国家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这些诘问层层递进,将官员们外表威严与内里无能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本质揭露无遗,直指元末吏治腐败、社会失序的根源,以市井之口道出深刻的政治批判。“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作者以“默默”“思其言”的态度,表明对卖柑者言论的认可与深思。将卖柑者比作汉代诙谐讽谏的东方朔,既肯定其讽喻的智慧,又委婉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无奈与批判。“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以疑问作结,看似质疑卖柑者的动机,实则强化文章借物讽世的意图,使讽刺的矛头从具体官员群体延伸至整个腐朽的统治阶层,余韵悠长,引人深思。
4. 作品点评
《卖柑者言》以小见大,通过杭州街头一桩买卖坏柑橘的日常交易,巧妙串联起市井现象与政治现实。作者假托卖柑者之口,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一极具画面感的比喻为利刃,层层剖开元末社会的疮痍:表面上达官显贵们身着华服、威风凛凛,实际却在面对盗贼横行、官吏贪腐、法纪崩坏时束手无策,全然不顾百姓困苦。文章借卖柑者的犀利诘问,将批判锋芒直指统治阶层的腐朽本质,深刻揭露这些“佩虎符、坐皋比者”欺世盗名的真面目,以寓言式的叙事辛辣抨击元末政治的黑暗与社会的衰败,字里行间涌动着作者对现实的愤懑与忧世情怀。
# 青田此言为世人盗名者发,而借卖柑影喻。满腔愤世之心,而以痛哭流涕出之。士之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者,闻卖柑之言,亦可以少愧矣。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二
# 刘学士盖有慨于缙绅先生,无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故设为卖柑之说,以抒写其意。玩其文,识见俊卓,调度闲雅,且深厚沉深,不露骨,不伤痕,可垂不朽。
明赵际飞等《详订古文评注全集》
# 以么麽题发大议论,刘学士盖有慨于蜡绅先生无不“金玉其外,致絮其中”,故设为卖柑之诉,以抒写其意。玩其文识见俊卓,调度闲稚,且浑厚沉深,不落骨,不伤痕,可垂不朽业,官者宜写一通置座侧。
明过珙《古文评注》卷十
上一篇:明·郑之珍《铁杵成针》
下一篇:明·袁宏道《徐文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