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shào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shèn
èr
shí
nián
jīn
fāng
kuǎn
yán
xiāng
sòng
sōng
luò
xià
lùn
xīn
bēi
jiǔ
jiān
lǎn
chū
liáo
duō
guān
cāng
lǎo
bái
xún
cháng
xián
zhāo
cóng
xié
shǒu
chū
lián
huán
dāng
qiè
tóng
宿
lóng
mén
shān

译文

二十年来您声名远扬,今日才得以与您尽情相见。我们在嵩山与洛阳一带相互送别,在杯酒之间倾心交谈。我近来慵懒很少外出,官府同僚大多闭门不出。我们彼此头发都已斑白,平日里日子过得常常悠闲。早上曾携手一同外出,傍晚时便想着能一起骑马归来。什么时候能带上一壶酒,一同在龙门山留宿呢?

逐句剖析

"籍甚二十年":二十年来您声名远扬,

# 籍甚:此为时间很长的样子。

"今日方款颜":今日才得以与您尽情相见。

# 款颜:意为见面打招呼。

"相送嵩洛下":我们在嵩山与洛阳一带相互送别,

# 嵩洛:指嵩山与洛水。

"论心杯酒间":在杯酒之间倾心交谈。

# 论心:犹言谈乐。

"河亚懒出入":我近来慵懒很少外出,

# 河亚:当指洛水,以其为黄河支流,亚于河,故称。

"府寮多闭关":官府同僚大多闭门不出。

# 闭关:闭门谢客。,府寮:府君的察属。

"苍发彼此老":我们彼此头发都已斑白,

"白日寻常闲":平日里日子过得常常悠闲。

"朝从携手出":早上曾携手一同外出,

"暮思联骑还":傍晚时便想着能一起骑马归来。

"何当挈一榼":什么时候能带上一壶酒,

# 榼:古时盛酒的器皿。

"同宿龙门山":一同在龙门山留宿呢?

# 龙门山:山名,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即伊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苏少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庆四年(824年)创作的一首诗。此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满,准备返回洛阳。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回忆了与苏少府相识已久却难得相见的经历,以及此次在嵩山、洛阳一带相聚、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这份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籍甚二十年,今日方款颜”,开篇便点明了与苏少府相识的时间跨度,二十年来对方声名远播,而直到今日才得以尽情相见,“方”字强调了相见的不易,也暗示了诗人对此次见面的期待和珍惜。颔联“相送嵩洛下,论心杯酒间”,描绘了两人在嵩山和洛阳一带相互送别的场景,在杯酒之间倾心交谈。“论心”二字直接体现了两人交谈的深入和情感的真挚,此时的离别之情与深厚的友情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伤感的氛围。颈联“河亚懒出入,府寮多闭关”,诗人转而描述自己近来的生活状态,因为“河亚”很少外出,官府的同僚也大多闭门不出。这一描写既展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又从侧面映衬出与苏少府相聚时光的珍贵,因为只有与苏少府相处时,才打破了这种相对封闭的生活状态。尾联“朝从携手出,暮思联骑还。何当挈一榼,同宿龙门山”,先回忆了与苏少府曾经早上携手外出,傍晚想着一同骑马归来的美好时光,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亲密的关系。接着“何当挈一榼,同宿龙门山”,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带上一壶酒,一同在龙门山留宿,这不仅是对相聚时光的向往,更是对两人友情的进一步升华,体现了诗人对这份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相聚的憧憬。整首诗围绕着与苏少府的相识、相聚、离别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展开,情感真挚,层次分明。通过时间的对比、情景的交融和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苏少府之间深厚的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西湖留别》

下一篇:唐·白居易《卧小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