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shàng
bié
xiù
cái

朝代:唐作者:韦庄浏览量:2
qián
nián
xiāng
sòng
líng
chūn
jīn
tiān
qín
xiàng
zūn
qián
chén
zuì
jūn
shì
xiāng
rén

译文

前年春天在灞陵送别你,如今我们在天涯各处躲避战乱。不要在酒杯前舍不得一醉方休,我和你都是漂泊异乡的人。

逐句剖析

"前年相送灞陵春":前年春天在灞陵送别你,

"今日天涯各避秦":如今我们在天涯各处躲避战乱。

# 避秦:秦时为政暴虐,人民不堪其苦,后世因以避秦为避乱之喻。

"莫向尊前惜沉醉":不要在酒杯前舍不得一醉方休,

"与君俱是异乡人":我和你都是漂泊异乡的人。

# 异乡人:流落他乡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江上别李秀才》是唐代韦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开篇回忆前年灞陵春的送别,如今两人身处天涯躲避战乱。诗人以“莫向尊前惜沈醉,与君俱是异乡人”劝友人,也是自我宽慰,表达出离别的愁绪和漂泊的无奈。全诗通过今昔不同场景的对照,展现了乱世中友人离别的感伤。写作手法上,采用今昔对比,以昔衬今,强化情感表达;语言质朴,却情真意切,直抒胸臆。整首诗将离情别绪与时代的动荡结合,体现韦庄诗歌善于以简洁语言抒发深沉情感,反映社会离乱下人们苦难的风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大概创作于中和三年(883年)春末,当时诗人正前往润州,途中写下此作。诗中提及的李秀才,其具体身份已无从考证。诗作着重抒发了在他乡送别友人时,诗人内心所涌起的伤感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各避秦。”诗人回忆起前年春天在灞陵与友人分别,那时还是一片春日景象。而如今,两人却各自在天涯躲避战乱。今昔对比,时间与空间的巨大变化,让人感受到世事的无常,为下文抒发离情别绪和漂泊无奈埋下伏笔。后两句:“莫向尊前惜沈醉,与君俱是异乡人。”面对眼前的分别,诗人劝友人不要舍不得在这饯行的酒席上一醉方休,因为彼此都已是漂泊异乡的人。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在离别的感伤中,又透着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不深不浅,亦是离别当行之作。

明黄周星《唐诗快》卷一六

# 此亦伤乱之诗。相送灞陵,犹不忍别,今乃避乱天涯乎。异乡之人,一别长绝,安可惜醉也?

明唐汝询《唐诗解》卷三零

# 此诗后二句只是眼前说话,形容惜别,未有如此紧切。

宋赵蕃、韩淲《注解选唐诗》

# 谢云:客中送客最易伤怀,唐人如“今日劝君须尽醉”、“劝君更尽一杯酒”,皆不若此之妙(末二句下)。

明高棅《唐诗品汇》

# 顾璘曰:真情语,故别。周珽曰:夫客中送客,最易伤怀;且别非为功名、为省觐,而各为避乱免祸,如之何可惜一沉醉!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唐汝询曰:相送灞陵,犹不忍别;今乃避乱天涯,安可惜醉也?

清吴昌祺《删订唐诗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固《独秀山》

下一篇:唐·白居易《答骑马入空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