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ēn
liè
èr
shǒu

朝代:元作者:郯韶浏览量:3
bái
cǎo
yuán
tóu
wén
yàn
shēng
huáng
shā
qīng
tóu
jiàn
biān
chéng
yuè
dào
zhuó
biān
kěn
xíng

译文

在塞外枯黄的白草原上,能听到大雁的声声鸣叫,在那黄沙漫漫的沙漠里,女真猎手骑着骏马,马蹄轻快地飞驰。猎手不经意间抬头,忽然望见边城上空的明月,于是他倒拿着丝鞭,停下脚步,痴痴地凝望着月亮。

逐句剖析

"白草原头闻雁声":在塞外枯黄的白草原上,能听到大雁的声声鸣叫,

"黄沙碛里马蹄轻":在那黄沙漫漫的沙漠里,女真猎手骑着骏马,马蹄轻快地飞驰。

"举头忽见边城月":猎手不经意间抬头,忽然望见边城上空的明月,

"倒著丝鞭不肯行":于是他倒拿着丝鞭,停下脚步,痴痴地凝望着月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女真猎骑图二首(其一)》是元代诗人郯韶所作的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女真猎手的飒爽英姿与塞外风光。开篇“白草原头闻雁声,黄沙碛里马蹄轻”,白草、黄沙、雁声,勾勒出塞外苍茫寂寥的秋日之景,马蹄轻疾则暗示女真猎手行动敏捷,尽显矫健之姿。“举头忽见边城月,倒著丝鞭不肯行”,猎手忽见边城之月,思绪被触动,竟倒持丝鞭,停下脚步。前两句绘景为人物活动铺垫,后两句通过“倒著丝鞭”这一细节,将猎手望月思乡之情刻画得含蓄而深刻。全诗短短四句,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将塞外风光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生动地展现了女真猎骑的独特风貌与细腻内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郯韶,湖州吴兴人,字九成。号云台散史,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白草原头闻雁声”,诗开篇点明时节为秋日,塞外广袤的白草原上,秋风萧瑟,枯黄的草浪此起彼伏。此时,空中传来阵阵雁鸣,那声音在空旷的草原上回荡,更添几分孤寂与凄凉。雁声往往勾起人们对远方的思念,也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黄沙碛里马蹄轻”,视角转向黄沙弥漫的沙漠地带。一位女真猎手正策马疾驰,马蹄轻快地踏在沙地上。“轻”字极为精妙,既表现出骏马的矫健,又暗示猎手骑术高超,在这艰难的沙地环境中也能轻松驰骋,生动展现出女真猎手的飒爽英姿,与塞外雄浑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举头忽见边城月”,猎手在奔行中,不经意间抬头,猛然望见天边升起的边城之月。月亮在边塞诗中常常承载着思乡之情,这一瞬间,月光照亮了猎手的脸庞,也触动了他心底深处的柔情。这一“忽”字,生动地表现出情感触发的突然性。“倒著丝鞭不肯行”,见到明月后,猎手的反应十分耐人寻味。他竟将手中的丝鞭倒持,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呆呆地凝望着月亮。这一细微的动作,深刻地揭示出猎手内心的波澜。他或许是想起了远方的家乡、亲人,心中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使他沉浸在回忆之中,无法自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长筌子《小重山·自古高人远市廛》

下一篇:元·姚燧《水调歌头 幽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