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
qián
huā

朝代:唐作者:罗隐浏览量:2
zhàn
jiā
míng
rào
shù
fāng
xiāng
bàn
xiàng
qiū
guāng
ruò
jiào
kān
shōu
zhù
yīng
bèi
háo
mén
jǐn
zhú
jiāng

译文

拥有佳名的金钱花围绕着大树吐露芬芳,相依相伴地依偎在一起向着明丽的秋光。如果它们真像金钱那样可以被收藏起来,应该早就被那些豪门贵族之家挖尽砍光。

逐句剖析

"占得佳名绕树芳":拥有佳名的金钱花围绕着大树吐露芬芳,

# 芳:芳香。,佳名:好名字。唐陆龟蒙《华阳巾》诗:“莲华峰下得佳名,云褐相兼上鹤翎。”

"依依相伴向秋光":相依相伴地依偎在一起向着明丽的秋光。

# 秋光:秋天的风光景色。,依依:形容花开朵朵,相亲相随的样子。

"若教此物堪收贮":如果它们真像金钱那样可以被收藏起来,

# 收贮:收藏。,堪:可,能。一作也。,教:一作交。

"应被豪门尽㔉将":应该早就被那些豪门贵族之家挖尽砍光。

# 将:语气词。,劚:掘,砍。,尽:都,全。,豪门:指有钱有势的人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金钱花》乃唐代文人罗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对金钱花的咏叹,深刻揭露了唐末豪门贵族贪婪暴虐的本质。诗的前两句描绘金钱花之态,后两句则发表议论。整首诗巧妙地将冷峻的嘲讽与强烈的愤慨融为一体,以尖锐泼辣的风格,展现出强大的批判力度。此外,诗歌的意境富有变化,虚实相生,转折流畅自然,既充满自信之感,又意味深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

罗隐(833~909),唐代文学家。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西南)人。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光启中,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罗隐与罗邺、罗虬合称“三罗”。其散文小品,笔锋犀利。诗风浅易流畅,亦颇有讽刺现实之作,长于提炼口头语,“今朝有酒今朝醉”(《自遣》)、“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等诗句流传后世。著有诗集《甲乙集》和文集《谗书》《两同书》等。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年末,罗隐赶赴京师参加进士考试,然而连续七年皆名落孙山。此后,他仍断断续续地尝试应考,却始终未能如愿,史称“十上不第”。这般经历让罗隐对当时的考试制度深感失望,加之对豪门贵族贪得无厌的行径极为憎恶,遂创作了诸多讽喻诗,《金钱花》便是其中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讽喻诗。借描绘金钱花的形象,展现其美好姿态,进而通过议论,深刻揭示了唐末豪门贵族贪婪残酷的本性,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丑恶现象的批判。

2. 写作手法

对比:“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前两句对金钱花的赞美与后两句对豪门贪婪的批判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越是将金钱花写得楚楚动人,就越能突出豪门权贵丑恶本质,使诗的主旨更加鲜明。议论:“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㔉将。”金钱花如此娇柔迷人,如果它真的是金钱可以收藏的话,那些豪门权贵就会毫不怜惜地把它全部掘尽砍光了!这二句,出言冷隽,恰似一把锋利的匕首,一下戳穿了剥削者残酷无情、贪得无厌的本性,一针见血地揭示了他们的丑恶本质。诗人的态度由充满热情转为一脸冷峻。由此可见,作者越是渲染金钱花的姿色和芳香,越能反衬出议论的力量。

3. 分段赏析

《金钱花》是一首托物寄意的诗。虽诗题名为“金钱花”,但其核心并非单纯咏叹花朵,而是借金钱花来批判豪门贵族贪得无厌、冷酷无情的本性。开篇“占得佳名绕树芳”,诗人便对花名赞誉有加。“占得佳名”四字,用词精妙,值得推敲。“绕树芳”不仅生动勾勒出金钱花柔美的形态,还点明它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此句中,作者以欣赏的笔触,依次写出金钱花的名称、姿态与香气,瞬间吸引读者目光。“依依相伴向秋光”承接上句,意脉相通。金钱花簇拥而生,宛如情谊深厚的伴侣,亲密无间,构成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且金黄的花朵总是迎着阳光绽放,明艳动人。诗人笔下的金钱花,尽显楚楚动人,字里行间满溢着赞美之意。然而,前两句看似纯粹在欣赏花草,实则是作者精心的铺垫,只为引出后两句的深刻议论。“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将”,笔锋一转,诗人突发奇想:倘若金钱花真如金钱般可被收藏,那些豪门权贵定会毫不留情地将其全部挖走。这两句言辞冷峻,犹如利刃,精准地戳穿了剥削者贪婪冷酷的真面目,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们的丑恶本质。诗人的情感也从热情赞颂转为冷峻批判。显然,前文对金钱花姿色与芳香的渲染越充分,越能衬托出这两句议论的力度。前后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诗的主旨,此外,后两句中作者先以假设语气起笔,随后用一个“尽”字坚定肯定,让诗意跌宕起伏,显得更加有力。

4. 作品点评

《金钱花》是一首托物寄意的诗作。虽诗题围绕“金钱花”,但其重点并非单纯咏花,而是借助金钱花这一形象,有力地抨击了豪门贵族贪婪无度、冷酷无情的本质。罗隐的诗歌风格锋犀利且大胆,擅长将冷峻的讽刺与强烈的愤慨巧妙融合。在这首诗中,他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诗句如同一把尖锐的匕首,无情地撕下豪门贵族的伪装,极具讽刺性与批判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讥豪门贫黩也。

现代古典文学研究家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乔《河湟旧卒》

下一篇:唐·韦庄《残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