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íng
·
·
mèng

朝代:元作者:刘致浏览量:3
mèng
huā
shí
bié
wèi
chéng
cháng
tíng
zhǐ
chǐ
rén
líng
chóu
tīng
yáng
guān
shēng
qiě
xíng
qiě
màn
qiě
dīng
níng
xíng
rén
wèi
tíng

译文

在梦中思念着苍茫大漠,春日花开时与渭城匆匆作别。长亭近在眼前,身影却格外孤独,听着《阳关曲》的第四声,愁绪翻涌。走走停停,反复叮嘱,踏着歌声前行,却无法停下脚步。

逐句剖析

"梦里思大漠":在梦中思念着苍茫大漠,

"花时别渭城":春日花开时与渭城匆匆作别。

"长亭咫尺人孤零":长亭近在眼前,身影却格外孤独,

"愁听阳关第四声":听着《阳关曲》的第四声,愁绪翻涌。

"且行且慢且叮咛":走走停停,反复叮嘱,

"踏歌行人未停":踏着歌声前行,却无法停下脚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踏歌行·梦里思大漠》是元代散曲作家刘致创作的一首散曲小令,以凝练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场景与羁旅愁思。全曲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文人漂泊中的复杂心境。这首小令既是元代文人羁旅情怀的缩影,也展现了刘致在散曲创作中“以俗为雅”的艺术功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梦里思大漠,花时别渭城。”​开篇以“梦”与“现实”交织,点明离别主题。​​“大漠”​​象征边塞或远行之地,暗含苍凉与孤寂;​​“渭城”​​(今西安)是送别之地,呼应古人折柳送别的传统。“花时”​​(春日)本应生机盎然,却与“别”形成反差,强化了美好时光与离愁的冲突。​“长亭咫尺人孤零。愁听阳关第四声。”​通过细节描写,渲染离别氛围。​​“长亭”​​是送别意象,咫尺之距却人单影只,凸显孤独感。​​“阳关曲”​​为唐代送别名曲,第四声(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最催泪,暗示离人内心的绝望。“且行且慢且叮咛,踏歌行人未停。”​以动作描写展现内心的挣扎。​​“且行且慢”​​:脚步迟缓,体现留恋;​​“叮咛”​​是临别嘱托,欲言又止的牵挂。“踏歌”​​本为欢庆之态,此处反衬哀愁——行人虽被迫前行,歌声中却满是不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白贲《鹦鹉曲·渔父》

下一篇:元·袁易《烛影摇红 同前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