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朱帘秀":赠朱帘秀
"轻裁虾万须":轻轻裁剪万根如虾须般纤细的竹丝,
# 轻裁虾万须:“轻裁虾万须”二句:用虾须织成珠帘。我国习惯以成串的珍珠形容歌声的清贺。这里的“轻裁”、“巧织”,当然不是为吟咏一个编帘的工人写的。虾万须,虾须、竹帘的别称。本篇赠著名杂剧女演员朱帘秀,巧妙地运用了借喻,谐音和双关语等艺术手法。陆畅《帘》诗:「劳将索手卷虾须,琼室流光更缀珠。」曲中两句是说,这珠帘子是用虾须串起珍珠做成的。
"巧织珠千串":巧妙编织成千串如珍珠般晶莹的帘子;
"金钩光错落":金色的帘钩闪烁错落,
# 金钩光错落:上二句吟叹她的歌声,这两句更明显地赞美她的舞态。金钩、绣带,即是珠帘的附属物,也是一个女演员的妆饰品。错落、蹁跹,形容轻盈的舞态。
"绣带舞蹁跹":绣着花纹的帘带随风轻盈舞动。
"似雾非烟":珠帘似雾非烟,
# 似雾非烟:“似雾非烟”三句:借帘内朦胧的人影,写一个女演员在后台化妆打扮,不轻易出场的情景。取次展,表面是许人轻易卷帘,实际是写一个优秀演员为尊重自己的艺术,在出场之前要蓄势待发,不轻易露面。
"妆点就深闺院":精心装点着深闺庭院,
# 妆点就:打扮好,装饰好。
"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不让那些寻常人随意掀开。
# 取次展:随意展看。
"摇四壁翡翠浓阴":珠帘摇动起来,四壁好象披上翡翠的阴影,
# 摇四壁翡翠浓阴:“摇四壁翡翠阴浓”二句:表面写珠帘的乍一展开就光彩四射,实际上写朱帘秀的一出场,一亮相,就光彩照人,震慑了全场观众。这些含意,关汉卿能写,朱帘秀也一定能懂的。
"射万瓦琉璃色浅":它放射出的光彩使琉璃瓦都黯然失色。
# 射万瓦琉璃色浅:它放射出的光彩使琉璃瓦都黯然失色。
"【":梁州
"富贵似侯家紫帐":这珠帘富贵如王侯家的紫色帷帐,
# 富贵似侯家紫帐:“富贵似侯家紫帐”二句:这二句以侯家的紫罗帐、谢府的红莲幕来补托珠帘,实际是歌咏朱帘秀风流华贵的品格。侯家、谢府,未详。东晋时,谢安、王导同为高门世族。当时,另一显贵之家侯景欲向王、谢氏求婚,皇帝说,王、谢是高门世族,你配不上他们。可以与朱、张以下的人家联姻。侯谢,或即指此。这里以「侯家」、「谢府」泛指显贵的人家。紫罗,紫罗帐:红莲,红莲幕,喻珠帘的华贵、高雅。
"风流如谢府红莲":风雅如谢府中的红莲绽放。
"锁春愁不放双飞燕":它锁住春愁,不让成双的飞燕轻易飞出(暗指深闺中的愁绪与孤独)。
# 锁春愁不放双飞燕:“锁春愁不放双飞燕”五句:借朱帘锁双燕,写朱帘秀的风流生活。后四句连用相近、相连、相映、相牵等亲呢的词,此中有人,呼之欲出。这个人可能是别人,也可能是汉卿。
"绮窗相近":与华美的窗户相邻,
"翠户相连":与翠绿的门户相连,
"雕栊相映":雕花的窗棂相互映衬,
"绣幕相牵":绣帘彼此牵连。
"拂苔痕满砌榆钱":帘角轻拂,满阶苔痕上落满如铜钱般的榆荚,
# 拂苔痕满砌榆钱:“拂苔痕满砌榆钱”二句:疑是以榆树、柳絮的扑帘,暗示狂徒薄幸对她的侵扰,飞语流言对她的糟塌。榆荚似钱而小,俗称为榆钱。拂,指珠帘摆动、拂拭。砌,台阶。榆钱,榆树未出叶以前,枝条间生出的榆荚,形似钱而小,俗称榆钱。
"惹杨花飞点如绵":帘影摇曳,惹得杨花纷飞如棉絮点点。
"愁的是抹回廊暮雨箫箫":愁的是帘外回廊笼罩在潇潇暮雨中,
# 愁的是抹回廊暮雨箫箫:“愁的是抹回廊暮雨潇潇”三句:这三句借帘外自然景色的变化表现帘中人思想感情的起伏,同时表示作者对帘中人孤苦处境的关怀。借物写人,语意双关。长门,汉宫名。抹回廊,雨淋湿长而曲折的走廊。抹,涂抹。箫箫,形容风雨声。
"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恨的是西风穿过曲折的栏杆冷冽萧瑟,
# 剪剪:形容风轻微而带有寒意。韩致尧《夜深》诗:「恻恻轻寒剪剪风,小梅飘雪杏花红。」,筛曲槛:西风穿过长廊弯曲的栏杆。
"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爱的是月光透过门帘洒入,温柔皎洁。
# 娟娟:美好的样子。,长门:汉代有长门宫。这里泛指宫室门户。,透:照彻。
"凌波殿前":如同在凌波殿前,
# 凌波殿:即凌波宫,唐代宫室名。这里泛指水池边的殿堂。《太真外传》:“玄宗在东都,昼梦一女,容貌艳异,拜于床前曰:妾是陛下凌波池中龙女。”
"碧玲珑掩映湘妃面":碧绿玲珑的珠帘掩映着如湘妃般美丽的面容,
# 碧玲珑掩映湘妃面:“碧玲珑掩映湘妃面”二句:表示不能再见帘中人的苦闷。湘妃,湘水的女神娥皇、女英。相传她俩是尧女舜妻。舜南巡死于苍梧,她俩在湘水边痛哭,泪滴竹上成斑痕,后人称为湘妃竹,用作帘子,称为湘帘。玲珑,形容池水明澈的样子。湘妃,传说中虞舜的两个妃子名。舜南巡时,死后葬在苍梧山,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悲凄的泪水滴在竹子上,形成斑纹。这种竹称湘妃竹。用湘妃竹做的帘子称湘帘。
"没福怎能够见":没有福气的人怎能得见?
"十里扬州风物妍":十里扬州风光秀丽,
# 十里扬州风物妍:借杜牧诗句赞美朱帘秀的人才出众。杜樊川《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妍,美好。
"出落着神仙":这珠帘仿佛孕育出了一位超凡脱俗的神仙(暗指朱帘秀)。
# 出落:长成。多用来赞美青年人的容貌体态。
"【":尾
"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珠帘恰似一池秋水整夜舒展,
"一片朝云尽日悬":又像一片朝云整日高悬。
"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守户的先生(指珠帘)若肯与人相恋,
# 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元代称道士作先生。朱帘秀后来在杭州嫁一个道士,守户的先生指的就是这个人。关汉卿在结尾表示对朱帘秀的同情,透露了她晚景的不幸。守户的先生,看守门户的人。
"煞是可怜":实在令人怜惜,
# 煞是可怜:非常可惜。
"则要你手掌儿里奇擎着耐心儿卷":只希望你(朱帘秀)能掌心小心托举,耐心卷起(暗指珍惜眼前人或境遇)。
# 奇擎:托举着。
元代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关汉卿(1230?~1300?),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又有祁州(今河北安国)人、解州(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镇)人诸说。约生于金末,卒于元。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方面地揭示了金元时代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塑造了窦娥、赵盼儿、王瑞兰等多种典型的妇女形象。剧作大多结构完整,情节生动,曲词本色而精练。所作杂剧今知有六十余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等十多种,《哭香囊》《春衫记》《孟良盗骨》三种仅存残曲。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散曲。通过描绘朱帘秀的形象与气质,表达对其才艺、品格的赞美,以及对其身处风尘却保持清雅的怜惜与敬重。
2. 写作手法
借喻:“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借“虾须织珠帘”喻指朱帘秀的歌声;“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借“金钩、绣带”的轻盈舞态喻朱帘秀的舞态。双关:“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表面写珠帘,实际写朱帘秀为尊重艺术,出场前不轻易露面;“锁春愁不放双飞燕”,借朱帘锁双燕,双关朱帘秀的风流生活。用典:“凌波殿前,碧玲珑掩映湘妃面”一句,巧用《太真外传》中龙女凌波微步的典故及湘水二妃的传说,为曲子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太真外传》中龙女常与水波意象关联,象征轻盈灵动的仙姿;湘妃传说源自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相传她们因舜帝病逝而泪洒斑竹,化为湘水女神,其形象常与凄婉思念、虚幻缥缈的意境相连。作者以“凌波殿”暗合龙女的水神身份,将殿前场景赋予仙幻色彩,而“碧玲珑”既指翡翠帘的剔透,又借“湘妃面”的意象,将帘影摇曳比作湘妃若隐若现的面容。通过典故的叠加,水中帘影的虚幻感与龙女的缥缈仙姿形成互文,同时以湘妃的相思之苦隐喻“不能再见帘中人”的怅惘,使典故的悲剧性与抒情主体的苦闷浑然一体,在虚实交织中深化了物是人非的怅然之情。借景抒情:“愁的是抹回廊暮雨潇潇,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借帘外自然景色的变化,表现帘中人思想感情的起伏,也体现作者对帘中人的关怀。
3. 分段赏析
“轻裁虾万须”至“射万瓦琉璃色浅。”:“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轻裁”“巧织”表面写用虾须织成珠帘,实则以珍珠串喻朱帘秀歌声的清越圆润,暗含对其唱腔技艺的赞美。中国传统以珠串喻歌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此处借“织帘”的精巧,暗指其声线如珠串般连贯悦耳。“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金钩”“绣带”既是珠帘的装饰,也象征演员的服饰配件。“光错落”写金钩闪烁,“舞蹁跹”状绣带飘动,实则描绘朱帘秀起舞时体态轻盈、舞姿灵动,衣饰随动作摇曳生姿的动态美。“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似雾非烟”形容帘内人影朦胧,暗写朱帘秀在后台化妆时的神秘氛围;“深闺院”借指后台,“不许等闲人取次展”表面说珠帘不可随意卷起,实则喻指朱帘秀作为优秀演员对艺术的尊重——出场前蓄势待发,不轻易露面,突显其专业态度与神秘感。“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瓦琉璃色浅”,“摇四壁”写珠帘展开时光彩映动四壁,“翡翠浓阴”状其色泽青翠浓郁;“射万瓦”言珠帘光芒耀眼,令琉璃瓦都显得失色。实则以珠帘的夺目,暗喻朱帘秀出场时光彩照人,一亮相便震慑全场,突显其舞台魅力。【梁州】:“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以“侯家紫帐”(显贵之家的紫色帷帐)和“谢府红莲”(谢安家族的红莲幕)作比,表面衬托珠帘的华贵,实则借“侯家”“谢府”的典故,暗喻朱帘秀品格如贵族般高雅,气质风流华贵,兼具身份与才貌的双重赞美。“锁春愁不放双飞燕”:“锁春愁”以帘锁双燕喻朱帘秀内心愁绪,“双飞燕”象征男女情事,暗示其风流生活中夹杂的情感束缚或忧愁。“绮窗相近,翠户相连,雕栊相映,绣幕相牵”,四句以“相近”“相连”“相映”“相牵”等词,描绘帘与窗、户、栊、幕的紧密关联,暗喻朱帘秀与某人(或关汉卿)的亲昵关系,字里行间隐含两人情谊的缠绵。“拂苔痕满砌榆钱,惹杨花飞点如绵”,“榆钱”“杨花”喻指轻薄之物,“拂苔痕”“飞点如绵”写其扑帘之态,暗示朱帘秀遭狂徒侵扰、流言蜚语中伤的处境,以自然景物隐喻世俗纷扰。“愁的是抹回廊暮雨箫箫,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三句借帘外景色写内心起伏:“暮雨潇潇”“西风剪剪”以萧瑟之景衬其愁恨,“夜月娟娟”以明月寄其喜爱,既表现朱帘秀的情绪变化,也暗含作者对其孤苦处境的关怀,情景交融,语意双关。“凌波殿前,碧玲珑掩映湘妃面,没福怎能够见”:化用《太真外传》中龙女典故,以“凌波殿”喻华丽舞台,“碧玲珑”指池水映帘影;“湘妃面”以湘水女神喻朱帘秀,言其如幻影般难以相见,借水中帘影的虚幻,表达今后可能无法再睹其风采的苦闷。“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化用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诗意,以“扬州风物妍”赞其身处之地繁华,实则盛赞朱帘秀色艺双全,如神仙般出众,突显其在演艺界的卓越地位。【尾】:“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一片朝云尽日悬”:以“秋水”喻帘的澄澈,“朝云”喻帘的飘逸,既写珠帘之美,又暗喻朱帘秀如秋水、朝云般珍贵,需“通宵展”“尽日悬”以珍惜。“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则要你手掌儿里奇擎着耐心儿卷”:“守户先生”指朱帘秀嫁的道士,作者以“肯相恋”“煞是可怜”直抒对朱帘秀的同情,劝其夫婿“奇擎着”“耐心儿卷”,表面说对待珠帘要珍惜,实则恳切祝愿朱帘秀能被善待,结尾既含离别苦涩,也透露出对其晚景的担忧。
4. 作品点评
这套曲子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独具慧心,通过借喻的意象转译、谐音的声韵勾连与双关的语义缠绕,构建出“似雾非烟”的朦胧美学场域,让文字在虚实交织间流淌出幽微深婉的艺术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