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ǎn
tíng
fāng
·
·
zèng
cáo
xiān
shēng

朝代:元作者:马钰浏览量:3
miào
xuán
jiě
xīn
nán
shàn
qióng
jiū
cháng
biàn
便
láo
zhuō
láo
qín
zhēng
nài
yuán
tiào
jiàn
shí
èr
shí
zhōng
fǎn
dǎo
dòu
suō
rén
shēng
qíng
niàn
dāng
yuàn
biàn
便
zhì
lái
lái
zhēng
zhàn
ráo
shí
fēn
diān
shǎ
què
zěn
jīn
jiān
zhì
zhuān
zhuān
duàn
liàn
zhī
kōng
shì
nèi
guān
jiàn
cái
fāng
shēng
tiān
yào
zhōng
yuè
yùn
zhuǎn
cháng
qīng
jìng
shèng
gōng
shēng
shén
míng
chū
xiàn

译文

道理玄妙其实容易明白,但人心中的杂念却难以平息。究竟怎样才能长久地保持安定,想要牢牢抓住、控制心念,可无奈心思像跳跃的猿猴一样难以驯服。一天十二个时辰里,心思总是反复无常、不断怂恿人生出各种情绪和杂念。应当立下誓言,哪怕到死也要不断,与这些杂念斗争。就算你再愚钝糊涂,又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只要坚定意志、专心修炼。真正领悟了“空”的道理,自然能在内心观照中看不到杂念。刚刚在天地之间孕育生机时,就像在丹炉中、日月开始运转。当内心长久保持清净,神圣的功夫就会自然生成,神明的境界也会显现。

逐句剖析

"妙玄易解":道理玄妙其实容易明白,

"心意难善":但人心中的杂念却难以平息。

"穷究如何长便":究竟怎样才能长久地保持安定,

"牢捉牢擒":想要牢牢抓住、控制心念,

"争奈马猿跳健":可无奈心思像跳跃的猿猴一样难以驯服。

"十二时中返倒":一天十二个时辰里,

"斗唆人、":心思总是反复无常、

"生情起念":不断怂恿人生出各种情绪和杂念。

"当发愿":应当立下誓言,

"便至死来来":哪怕到死也要不断,

"与他征战":与这些杂念斗争。

"饶你十分颠傻":就算你再愚钝糊涂,

"却怎禁":又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

"坚志专专锻炼":只要坚定意志、专心修炼。

"达悟知空":真正领悟了“空”的道理,

"自是内观不见":自然能在内心观照中看不到杂念。

"才方生育天地":刚刚在天地之间孕育生机时,

"药炉中、":就像在丹炉中、

"日月运转":日月开始运转。

"常清静":当内心长久保持清净,

"圣功生":神圣的功夫就会自然生成,

"神明出现":神明的境界也会显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满庭芳·赠曹八先生》是金代马钰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为赠友之作,主题围绕修行悟道展开,通过比喻与劝诫,阐述内心修炼的艰难与坚持的重要性。上阕以“心意难善”“马猿跳健”等比喻,形容人心易受杂念侵扰,需时刻警惕、克制欲望;下阕则强调坚定意志、专注修炼,最终可达“常清静,圣功生”的境界。全词语言质朴直白,善用生活化比喻(如“马猿跳健”)阐释抽象哲理,兼具说理性与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道教全真道第二代掌教,“北七真”之一

马钰(1123~1183),道教全真道第二代掌教。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为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山东宁海(今山东烟台牟平区)人。出身地方大族,富甲州里,人称“马半州”。海陵王贞元间进士,家豪富,大定八年从王喆出家学道。在王重阳仙逝后执掌全真道门。蒙古至元六年,敕封“丹阳抱一无为真人”。元武宗加封其为“丹阳抱一无为普化真君”。马钰是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继承王重阳性命双修理论,以清静、无为而定全真修炼风貌,以心合性,以神气释性命而终以静净无为统道,被后人赞评为“启迪全真,发挥玄教者也”。主张“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净为基”。著作有《洞玄金玉集》《丹阳神光灿》《渐悟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妙玄易解,心意难善”开篇点出修道的矛盾:道理虽易明白,但人心难纯善。两句对比鲜明,突出修行中“知”与“行”的差距,语言简练却直指要害。“穷究如何长便”承接前文,以设问引出对修行方法的思考。“牢捉牢擒”用比喻手法,将克制杂念比作捕捉奔腾的猿马,形象生动。“争柰马猿跳健”进一步以“马猿”象征心念躁动,强调修心之难,语言通俗而画面感强。“十二时中返倒”写全天候的修行状态,“斗唆人、生情起念”则揭露外界诱惑与内心妄念的勾结。“当发愿,便至死来来,与他征战”以决绝语气表明对抗杂念的决心,“征战”一词将抽象的精神斗争具象化,充满力量感。下片“饶你十分颠傻,却怎禁,坚志专专锻炼。”笔锋一转,指出即使愚钝之人,只要坚持专一锻炼亦可成功。“坚志专专锻炼”重复“专”字,强化持之以恒的主题。“达悟知空,自是内观不见”转入对悟道的阐释,“内观”强调向内求索,语言含蓄而深邃。“才方生育天地,药炉中、日月运转”以炼丹为喻,将修行过程比作天地开辟、日月更迭,既保留道教文化特色,又赋予抽象概念以动态美感。“常清静,圣功生,神明出现”三句层层递进,从“清静”的状态到“圣功”的成就,最终“神明出现”,形成完整的修行升华链条,结尾恢弘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陈克明《【中吕】粉蝶儿_怨别画阁萧》

下一篇:元·未知作者《【十二月】 正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