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玄易解":道理玄妙其实容易明白,
"心意难善":但人心中的杂念却难以平息。
"穷究如何长便":究竟怎样才能长久地保持安定,
"牢捉牢擒":想要牢牢抓住、控制心念,
"争奈马猿跳健":可无奈心思像跳跃的猿猴一样难以驯服。
"十二时中返倒":一天十二个时辰里,
"斗唆人、":心思总是反复无常、
"生情起念":不断怂恿人生出各种情绪和杂念。
"当发愿":应当立下誓言,
"便至死来来":哪怕到死也要不断,
"与他征战":与这些杂念斗争。
"饶你十分颠傻":就算你再愚钝糊涂,
"却怎禁":又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
"坚志专专锻炼":只要坚定意志、专心修炼。
"达悟知空":真正领悟了“空”的道理,
"自是内观不见":自然能在内心观照中看不到杂念。
"才方生育天地":刚刚在天地之间孕育生机时,
"药炉中、":就像在丹炉中、
"日月运转":日月开始运转。
"常清静":当内心长久保持清净,
"圣功生":神圣的功夫就会自然生成,
"神明出现":神明的境界也会显现。
道教全真道第二代掌教,“北七真”之一
马钰(1123~1183),道教全真道第二代掌教。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为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山东宁海(今山东烟台牟平区)人。出身地方大族,富甲州里,人称“马半州”。海陵王贞元间进士,家豪富,大定八年从王喆出家学道。在王重阳仙逝后执掌全真道门。蒙古至元六年,敕封“丹阳抱一无为真人”。元武宗加封其为“丹阳抱一无为普化真君”。马钰是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继承王重阳性命双修理论,以清静、无为而定全真修炼风貌,以心合性,以神气释性命而终以静净无为统道,被后人赞评为“启迪全真,发挥玄教者也”。主张“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净为基”。著作有《洞玄金玉集》《丹阳神光灿》《渐悟集》等。
1. 分段赏析
上片“妙玄易解,心意难善”开篇点出修道的矛盾:道理虽易明白,但人心难纯善。两句对比鲜明,突出修行中“知”与“行”的差距,语言简练却直指要害。“穷究如何长便”承接前文,以设问引出对修行方法的思考。“牢捉牢擒”用比喻手法,将克制杂念比作捕捉奔腾的猿马,形象生动。“争柰马猿跳健”进一步以“马猿”象征心念躁动,强调修心之难,语言通俗而画面感强。“十二时中返倒”写全天候的修行状态,“斗唆人、生情起念”则揭露外界诱惑与内心妄念的勾结。“当发愿,便至死来来,与他征战”以决绝语气表明对抗杂念的决心,“征战”一词将抽象的精神斗争具象化,充满力量感。下片“饶你十分颠傻,却怎禁,坚志专专锻炼。”笔锋一转,指出即使愚钝之人,只要坚持专一锻炼亦可成功。“坚志专专锻炼”重复“专”字,强化持之以恒的主题。“达悟知空,自是内观不见”转入对悟道的阐释,“内观”强调向内求索,语言含蓄而深邃。“才方生育天地,药炉中、日月运转”以炼丹为喻,将修行过程比作天地开辟、日月更迭,既保留道教文化特色,又赋予抽象概念以动态美感。“常清静,圣功生,神明出现”三句层层递进,从“清静”的状态到“圣功”的成就,最终“神明出现”,形成完整的修行升华链条,结尾恢弘有力。
下一篇:元·未知作者《【十二月】 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