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ǎo
chūn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xuě
xiāo
bīng
yòu
shì
jǐng
fēng
xuān
mǎn
tíng
tián
shī
湿
shēng
qiáng
gēn
guān
shè
qiāo
shì
西
xié
yǎn
mén
kāi
zhuāng
lǎo
juàn
rén
yán

译文

积雪消融,坚冰化解,景色宜人,和风又送来温暖。庭院里处处潮湿,荠菜的嫩叶从墙根处长出。官府衙署中寂静无事,夕阳西下,我将门轻轻掩上。此时若不翻开庄子、老子的书卷,又能和谁交谈呢。

逐句剖析

"雪消冰又释":积雪消融,坚冰化解,

"景和风复暄":景色宜人,和风又送来温暖。

"满庭田地湿":庭院里处处潮湿,

"荠叶生墙根":荠菜的嫩叶从墙根处长出。

"官舍悄无事":官府衙署中寂静无事,

"日西斜掩门":夕阳西下,我将门轻轻掩上。

"不开庄老卷":此时若不翻开庄子、老子的书卷,

"欲与何人言":又能和谁交谈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早春》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早春景象,借景抒情,表达诗人闲适又略显孤寂之情。前两句“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白描手法勾勒出冰雪消融、风和日暖的早春之景,点明时令。“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进一步刻画庭院中土地湿润、荠叶在墙根萌发的细节,从大景到小景,展现早春生机。后四句转写人事,“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描绘官舍清闲,日暮关门的情景,透露出一种闲适。“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则直抒胸臆,表达无人交流的孤寂。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以细腻笔触绘景写情,于平淡中见真意,生动呈现出诗人在早春时节的独特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点明时令,冰雪消融,风和日暖,展现出一幅冬去春来的清新画面,奠定了明朗的基调。“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进一步描绘庭院之景,田地湿润,墙根荠菜萌生,细腻呈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透露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知与欣喜之情。“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描述诗人在官府中清闲无事,直至夕阳西下才掩门,勾勒出其闲适的生活状态。“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则直抒胸臆,表明在这寂静时光里,若不翻开老庄之书,竟找不到能交流之人,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精神共鸣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归雁》

下一篇:唐·白居易《夜哭李夷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