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崔涂浏览量:2
nián
nián
yáo
xuān
shuí
dào
qiū
yǒu
lèi
hén
shì
rén
jiān
zhōu
suì
fáng
tiān
shàng
zhǐ
huáng
hūn

译文

每年七夕之夜,织女都会乘车渡过银河与牛郎相会,这是牛郎织女聚会的佳期,谁说他们会泪流满面呢?人间一周年,天上应当是一天,对天上的神仙来说,相逢的时刻不过只是短短一个黄昏罢了。

逐句剖析

"年年七夕渡瑶轩":每年七夕之夜,织女都会乘车渡过银河与牛郎相会,

# 瑶轩:华美的车,此指织女所乘之车。

"谁道秋期有泪痕":这是牛郎织女聚会的佳期,谁说他们会泪流满面呢?

# 秋期:七月七日夜,牛郎织女聚会的日期。

"自是人间一周岁":人间一周年,天上应当是一天,

"何妨天上只黄昏":对天上的神仙来说,相逢的时刻不过只是短短一个黄昏罢了。

# 何妨:犹何当,应该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七夕》是唐代崔涂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题材围绕七夕展开,一反传统七夕诗词的悲戚基调,在表达技巧上很有新意。首句“年年七夕渡瑶轩”描绘出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的情景,为全诗奠定了明快的基调;第二句“谁道秋期有泪痕”以反问发起,打破了传统七夕诗词中的悲伤氛围,让人耳目一新。后两句“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则巧妙借用了人间一年相当于天上一日的神话传说,巧妙地暗示出在天上的时间概念里,牛郎织女其实每日都能相见,根本无需像人间传说中那样哭哭啼啼。这首诗主题独特,一反常规,将原本令人感伤的七夕题材写得轻松诙谐,语言简洁,既体现了作者对传统题材的创新突破,也展现了唐代诗歌在题材和表达上的丰富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崔涂(850?~?),唐代诗人。字礼山,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家境贫寒,一生多羁旅各地。光启进士,后不知所终。他的诗多述羁愁别恨之作,善于借景抒情。其诗歌颇具感染力,基调伤感悲凉,语言真切晓畅,注重使用人物典故与炼字。其律诗最为警策,多有佳句。代表作品有《春夕》《除夜有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年年七夕渡瑶轩”,首句描绘牛郎织女每年一度渡过银河相会的景象。“瑶轩”一词指代精美的银河渡桥或车乘,借神话传说营造出神秘而美好的画面。诗人选用“渡”字,生动刻画了人物越过天河的动态,为后文铺垫。“谁道秋期有泪痕”,第二句以反问引出质疑,秋期指七夕相会之时,泪痕暗示哀怨泪水。诗人一反传统故事的悲情基调,言语轻快,点出相会本不该有悲伤,体现出乐观的反讽手法。“自是人间一周岁”,第三句过渡到解释,一周岁指人间一年。诗人简洁陈述事实,语言朴素,未用夸张,却形成人间与天界的强烈对比,为结尾主题深化奠基。“何妨天上只黄昏”,末句进一步强化对比,指出天上相会只是短暂黄昏。人间一年相当于天上一天,诗人以“何妨”二字表达豁达心态,劝人不必为人生短暂哀伤,反显洒脱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忆江柳》

下一篇:唐·白居易《宿东林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