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pǐn
èr
shí
·
·
diǎn

朝代:唐作者:司空图浏览量:4
mǎi
chūn
shǎng
máo
zuò
zhōng
jiā
shì
zuǒ
yòu
xiū
zhú
bái
yún
chū
qíng
yōu
niǎo
xiāng
zhú
mián
qín
绿
yīn
shàng
yǒu
fēi
luò
huā
yán
rén
dàn
shū
zhī
suì
huá
yuē

译文

用玉壶载酒游春,在茅屋赏雨自娱。坐中有高雅的名士,左右是秀洁的翠竹。初晴的天气白云飘动,深谷的鸟儿互相追逐。绿荫下倚琴静卧,山顶上瀑布飞珠。花片轻落,默默无语,幽人恬淡,宛如秋菊。这样的胜境写入诗篇,也许会值得欣赏品读。

逐句剖析

"玉壶买春":用玉壶载酒游春,

# 玉壶买春:这里指以玉壶沽酒。玉壶:古代饮酒的器皿,暗含冰清玉洁之意。如《全唐文》卷二百六〈冰壶诫并序〉云: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 。又如《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曰“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雨茆屋":在茅屋赏雨自娱。

# 茆:同“茅”。

"坐中佳士":坐中有高雅的名士,

"左右修竹":左右是秀洁的翠竹。

# 修竹:美丽的竹林。

"白云初晴":初晴的天气白云飘动,

"幽鸟相逐":深谷的鸟儿互相追逐。

"眠琴绿阴":绿荫下倚琴静卧,

"上有飞瀑":山顶上瀑布飞珠。

"落花无言":花片轻落,默默无语,

"人淡如菊":幽人恬淡,宛如秋菊。

# 人淡如菊:指人恬淡高雅,有菊花的风格。菊:菊花,一种草本植物,秋季开花,供观赏,可入药。古人评“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菊便象征一种人生境界。如《饮酒》(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以此处说“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这样的胜境写入诗篇,

# 岁华:即指岁时、时光,在这里是指上文所描写的幽雅景色。

"其曰可读":也许会值得欣赏品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诗品二十四则·典雅》是唐代司空图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描绘了诗人于无欲无求的心境中,沉醉于雨霁云开、惠风和畅之景,抚琴静卧间,落花簌簌无声,尽显恬淡幽逸之境。诗中前四句勾勒出居所的清丽雅致,往来者皆为德馨风雅之士,令人顿生超然物外之感;中段四联转而刻画脱俗的生活场景,尽显山野自然之趣;末尾四句则传递出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处世之道。全篇营造出静谧美好的诗意世界,融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于一体,禅意盎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司空图(837~908),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司空图工文能诗,亦擅书法。其论诗极力推崇王维、韦应物,强调“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对后代严羽、王士禛等人的诗论颇有影响。其诗作以写景咏物、反映隐居生活为主。苏轼谓其“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遗风”(《东坡题跋》)。代表作品有《河湟有感》《狂歌》,后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行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描写自然生活的诗。诗中以细腻笔触描绘出一方静谧而祥和的天地,字里行间流淌着盎然诗意与深邃禅意,将自然造化之精妙与人文意趣之醇厚,熔铸成一幅浑然天成的美学画卷。

2. 分段赏析

首四句“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描绘了“佳士”所居之室及其闲适悠然的生活场景:屋舍四周,翠竹修长挺拔,宛如天然的屏障;案几之上,一壶春酒静置,佳士悠然自得,浅酌慢饮,自在端坐于茅屋之中,静赏雨景,尽享这份宁静与惬意。中四句“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刻画了茅屋所处的清幽之境:雨后初霁,天空澄澈高远,空气清新宜人。幽鸟在林间嬉戏追逐,欢歌啼鸣,交织成一曲美妙的自然乐章。此时,“佳士”缓步走出屋外,悠然漫步,欣赏这雨后的美景。他将琴置于绿荫之下,面对飞瀑,抚琴吟诗,人与景相互交融,皆显清幽高雅之态,尽显极致的雅致。后四句“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则展现了“佳士”的精神境界与内心世界:恰似“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所蕴含的意境,亦契合“冲淡”一品中“素处以默,妙机其微”的深意,表明“佳士”内心淡泊宁静,既无世俗的机巧之心,也无繁琐的机务之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牧《润州二首》

下一篇:唐·王勃《送卢主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