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īng
táo

朝代:唐作者:张祜浏览量:2
shí
liú
wèi
chāi
méi
yóu
xiǎo
ài
shān
huā
zhū
xié
tíng
qián
fēng
niǎo
niǎo
yóu
qiān
piàn
lòu
hóng
zhū

译文

这个时节石榴和梅子都还未成熟,我爱这四五株的山樱花树。傍晚时分前面的庭院樱花树梢随着凉风摇曳飘动着,绿油油的樱花树叶垂露着鲜豔的红樱桃。

逐句剖析

"石榴未拆梅犹小":这个时节石榴和梅子都还未成熟,

# 未拆:还未成熟。

"爱此山花四五株":我爱这四五株的山樱花树。

# 山花:山樱花树。

"斜日庭前风袅袅":傍晚时分前面的庭院樱花树梢随着凉风摇曳飘动着,

# 袅袅:随风飘动。,斜日:傍晚时分。

"碧油千片漏红珠":绿油油的樱花树叶垂露着鲜豔的红樱桃。

# 红珠:红樱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樱桃》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樱桃成熟时的景象,通过对石榴花、梅子等物候现象的描写,衬托出樱桃的可爱与珍贵。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诗人用未成熟的石榴和梅子与樱桃形成对比,突出樱桃成熟时的鲜艳与诱人。诗中“爱此山花四五株。”一句,赋予了樱桃以人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樱桃的喜爱。通过“斜日庭前风袅袅,碧油千片漏红珠。”的描写,生动地勾勒出樱桃在夕阳下的美丽画面。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通过对樱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对比和拟人化手法使樱桃的形象更加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张祜(785?~852?),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一说南阳(今河南邓州)人。早年浪迹江湖,狂放不羁。元和十五年,令狐楚(一说裴度)表荐张祜,令其入朝献诗,然为权贵所抑。后至淮南,晚年喜爱曲阿(今江苏丹阳)风物,隐居以终。张祜的诗多写落拓不遇的情怀和隐居生活,对时政有所谏讽,又以咏史诗及宫词著名。代表作品有《宫词二首》《惠山寺》《题金山寺》《孤山寺》等。有南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通过对石榴花、梅子等物候现象的描写,衬托出樱桃成熟时的美丽与诱人。诗中先提到石榴尚未绽开、梅子尚小,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出樱桃成熟时的独特时节。接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写樱桃在斜阳下、微风中,碧叶如油,红果如珠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樱桃的娇美与诱人。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展现了张祜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樱桃树的喜爱之情。

2. 分段赏析

首句:“石榴未拆梅犹小。”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初夏时节的景象:石榴尚未开花,梅花也还娇小。这一句通过“未拆”和“犹小”巧妙地传达出一种生机待发的美感,为全诗奠定了细腻的基调。次句:“爱此山花四五株。”诗人表达对山间几株花的喜爱之情。这里的“山花”可能指的是樱桃花,因为诗题为《樱桃》。诗人对这几株花的喜爱,不仅因为它们的美丽,更因为它们在山间孤零零地生长,显得格外珍贵。第三句:“斜日庭前风袅袅。”诗人将视角转向庭院,描绘出夕阳斜照、微风轻拂的宁静画面。“斜日”和“风袅袅”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为最后一句的描写做了铺垫。末句:“碧油千片漏红珠。”诗人以“碧油”形容绿叶,以“红珠”比喻樱桃,生动地描绘出樱桃在绿叶掩映下的娇艳。这一句通过色彩的对比,将樱桃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叹白发》

下一篇:唐·李峤《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