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酡":醉酒的老翁脸色红润,
"醒来徐步杖藜拖":醒来后慢慢地拄着藜杖漫步。
"家童伴我池塘坐":家童陪伴我在池塘边坐着,
"鸥鹭清波":能看到鸥鹭在清澈的水波中嬉戏。
"映水红莲五六科":水面上倒映着五六株红莲,
"秋光过":秋光流逝,
"两句新题破":我即兴题了两句诗。
"秋霜残菊":秋霜中的残菊,
"夜雨枯荷":夜雨打过的枯荷,呈现出一片萧瑟之景。
"醉颜酡":带着醉意的脸上泛着红晕,
# 醉颜酡:酒醉后两颊所呈现的红色。
"太翁庄上走如梭":在太翁的庄子里来回穿梭忙碌。
# 太翁:原义为对祖父或曾祖父的称呼,这里用以尊称长者。
"门前几个官人坐":门前坐着几个官人,
"有虎皮驮驮":旁边放着虎皮包裹。
# 虎皮驮驮:用虎皮制作的包,游牧民族用牲畜驮东西时使用。
"呼王留唤伴哥":呼唤王留、伴哥,
# 王留:元曲中泛称农村青年的名字。
"无一个":却没有一个人回应,
"空叫得喉咙破":把喉咙都喊破了。
"人踏了瓜果":官人的随从踩踏了瓜果,
"马践了田禾":马匹践踏了田里的庄稼。
"道情":道情曲
"醉颜酡":带着醉意的脸上泛红,
"水边林下且婆娑":在水边和树林下悠闲地徘徊。
# 婆娑:徘徊、盘桓。
"醉时拍手随腔和":喝醉时拍手随着曲调应和,
"一曲狂歌":唱一曲狂放的歌。
"除渔樵那两个":除了渔翁和樵夫这两个人,
"无灾祸":没有灾祸,
"此一着谁参破":这一道理有谁能参透呢?
# 参破:看破、看透。
"南柯梦绕":心中萦绕着南柯一梦,
"梦绕南柯":反复做着这样的梦。
# 梦绕南柯:比喻人生倏忽如梦。
"醉颜酡":带着醉意的脸上泛红,
"前贤不醉我今何":古代的贤人不醉酒,我如今又为何要醉酒呢?
"古来已错今犹错":自古以来就是错的,
"世事从他":世事就随它去吧。
"楚三闾葬汨罗":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葬在汨罗江,
"名犹播":名声仍然流传,
"谁在高唐卧":谁又能像他一样在高唐安卧呢?
"巫娥梦我":巫山神女梦到我,
"我梦巫娥":我也梦到巫山神女。
"醉颜酡":带着醉意的脸上泛红,
"云娘行酒雪儿歌":云娘为我斟酒,雪儿为我唱歌。
# 云娘行酒雪儿歌:指及时行乐。云娘、雪儿:皆指歌女。
"醉时吟狂时舞醒时坐":喝醉时吟诗,狂放时跳舞,清醒时坐着。
"不醉如何":不醉酒又能怎样呢?
"得快活且快活":能够快乐就尽情快乐。
"今日个":今天,
"只得随缘过":只能随缘度过。
"恋眼前富贵":留恋眼前的富贵,
"看门外风波":却看着门外的风波。
元代散曲家
刘时中(?~?),元代散曲家。洪都(今江西南昌)人。至顺元年,拜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召为户部尚书,未至,改江南行台侍御史,寻擢中丞。刘时中以散曲创作为主,今存小令六十余支,套数三、四首,其中以《水仙子·西湖四时渔歌》最为著名。其小令多写景、叹世之作,风格清新明丽;套数多反映社会现实。今存散曲《端正好》两套、《一枝花》一套、《新水令》一套。
1. 分段赏析
首曲:“醉颜酡,醒来徐步杖藜拖。家童伴我池塘唱,鸣鳌清波。映水红莲五六科,秋光过,两句新题破。秋霜残菊,夜雨枯荷”,开篇描绘醉翁醉酒醒来,拖着藜杖慢慢踱步,与家童在池塘边坐下,看到鸥鹭在清波上嬉戏,五六株红莲映水,秋光渐逝,不禁赋诗两句。结尾以秋霜残菊、夜雨枯荷进一步渲染秋景,展现醉翁闲适悠然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秋景的敏锐感受。次曲:“醉颜酡,太翁庄上走如梭。门前几个盲人坐,有虎皮驮驮驮。呼王留唤伴哥,无一个,空叫得喉咙破。人踏了瓜果,马践了田禾”,写醉翁在太翁庄,看到门前坐着几个盲人,带着虎皮,呼喊王留、伴哥却无人应答,最后发现人踩了瓜果,马践踏了田禾,通过具体场景的描写,揭露盲人对百姓的欺压,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愤慨。“道情”一曲:“醉颜酡,水边林下且婆娑。醉时拍手抱腔和,一曲狂歌。除渔樵那两个,无灾祸,此一着谁参破?南柯梦绕,梦绕南柯”,醉翁在水边林下自在逍遥,醉时拍手唱歌。认为只有渔樵能避开灾祸,感慨世人难以参透此理,如同南柯一梦,表达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虚幻的感悟。“醉颜酡,前贤不醉我今何!古来已错今犹错,世事从他。楚三闾舞汨罗,名犹播,谁在高唐卧?巫娘梦我,我梦巫娥”,以醉翁口吻,感慨前贤不醉,如今自己也应如此。认为从古到今世事皆错,不必执着。借屈原投江留名和楚王梦神女的典故,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无奈与超脱。“醉颜酡,云娘行酒雪儿歌。醉时吟狂时舞醒时坐。不醉如何?得快活且快活。今日个,只得随缘过。恋眼前富贵,看门外风波”,描绘醉翁沉醉于云娘行酒、雪儿歌舞,认为应及时行乐,随缘生活。提醒不要贪恋眼前富贵,要看到门外的风波,体现一种豁达又警惕的生活态度。
下一篇:元·王恽《鹊桥仙·调羹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