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g
xiāng
tái

朝代:元作者:杨维桢浏览量:3
wàng
xiāng
tái
shàng
qiū
zhì
wàng
xiāng
guān
zhōng
yuán
zhē
wàng
yǎn
nài
yān
zhī
shān

译文

望乡台上的游子,秋天到了眺望故乡。中原故乡遮挡了视线,怎奈有燕支山阻隔。

逐句剖析

"望乡台上客":望乡台上的游子,

"秋至望乡关":秋天到了眺望故乡。

"中原遮望眼":中原故乡遮挡了视线,

"可奈燕支山":怎奈有燕支山阻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望乡台》是元代杨维桢的五言古诗。诗歌借游子在望乡台望乡的情景,抒发了浓重的思乡之情与无法归乡的无奈。前两句写游子秋日在台远眺故乡;后两句叹中原被山遮挡,望而不见的怅惘。全诗语言沉郁,情景交融,将思乡的浓烈与现实的阻隔相衬,感染力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文学家

杨维桢(1296~1370),元代文学家。一作杨维祯,字廉夫,号铁崖。因擅吹铁笛,自号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杨维桢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一生致力于诗文辞赋的革新,亦工散曲,又善行草书。其尤以倡导古乐府而追随者甚众,形成“铁雅诗派”。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其在创造手法上有浪漫主义的特点,好驰骋异想,运用奇辞,受李贺影响很深。代表作品有《丽则遗音》《铁崖先生古乐府》《东维子文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望乡台上客,秋至望乡关”两句,开篇便点出核心场景与人物。“望乡台”本是供人眺望故乡的高台,而“客”字直接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的身份,一个“望”字则将人物的动作与内心的思乡之情紧密相连。“秋至”不仅交代了时节,更借秋日常有的萧瑟氛围,烘托出客居者的凄凉心境,“乡关”即故乡,诗人在秋日登上望乡台,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自然流露。“中原遮望眼,可奈燕支山”两句,进一步写出思乡而不得见的无奈。“中原”是诗人心中故乡的所在,是其眺望的目的地,然而“遮望眼”三个字,道出了视线被阻隔的现实。阻隔视线的是“燕支山”,这座山在此处不仅是具体的景物,更象征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可奈”二字充满了无力与怅惘,将诗人因山河阻隔而无法望见故乡的悲苦与无奈推向深处,也让全诗的思乡主题更为鲜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揭傒斯《送詹尊师归庐山》

下一篇:元·侯善渊《声声慢·公邻烟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