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峰色紫生烟":香炉峰紫烟氤氲缭绕,
# 香炉峰:在庐山南,秀峰后,双剑峰西。李白诗云:“日照香炉峰生紫烟。”
"一入京华路杳然":自入京城便觉归途渺渺。
"云碓秋闲舂药水":秋云静悬如碓舂药细,
"雨犁春卧种芝田":春雨浸润似犁耕芝田悄。
"书凭海鹤来时寄":书信欲托海鹤捎来时,
"剑自潭蛟去后悬":宝剑空悬潭蛟去后遥。
"忽报归期惊倦客":忽闻归期惊起倦游客,
"独淹微禄负中年":空叹微官羁留负华韶。
元代文章家,“元诗四大家”之一
揭傒斯(1274~1344),元代文章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人。延祐初授翰林国史院编修,累官至翰林侍讲学士。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揭傒斯与虞集、杨载、范梈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又与柳贯、黄溍、虞集并称为“儒林四杰”。其诗诸体皆善,尤长于五言,风格清丽婉转,别饶风韵。其诗歌内容广泛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大胆揭露社会弊端。其为文叙事严整,语简而洁。主要作品有《燕氏救兄诗》《答胡汲仲书》《与萧维斗书》等。著有《揭文安公全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香炉峰色紫生烟”:以“香炉峰”点明庐山主体,化用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意象,但“紫生烟”更强调色彩的流动感,渲染出山色氤氲的奇幻氛围,奠定全诗缥缈基调。“一入京华路杳然”:由景及情,“一入”暗含仕途跋涉的艰辛,“路杳然”既写地理阻隔,亦隐喻政治生涯的迷茫,与尾联“归期惊倦客”形成时空呼应。颔联“云碓秋闲春药水,雨犁春卧种芝田”工整对仗中见隐逸之趣。“云碓”(石制舂米工具)与“雨犁”构成农耕意象,“药水”“芝田”暗合道家炼丹典故,通过季节错位(秋闲春药、春卧雨犁)打破时序逻辑,营造超然物外的仙山意境,反衬诗人身处官场的倦怠。颈联“书凭海鹤来时寄,剑自潭蛟去后悬”虚实相生,用典精巧。“海鹤传书”化用仙人驾鹤传信的传说,“潭蛟悬剑”暗引《晋书》张华斩蛟典故,既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寄书),又隐含仕途险恶的警惕(悬剑),双重意蕴折射元代文人矛盾心态。尾联“忽报归期惊倦客,独淹微禄负中年”“陡转抒情,"忽报”打破前文闲适节奏,凸显宦海浮沉的意外感。“惊倦客”直抒身心疲惫,“负中年”以时间意象强化功业未就的焦虑,与首联“路杳然”形成仕途跋涉的闭环,深化了知识分子在元代特殊政局下的身份困顿。
上一篇:元·刘秉忠《清平乐·夜来霜重》
下一篇:元·杨维桢《望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