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én
xiān

朝代:唐作者:李贺浏览量:2
fēng
hǎi
miàn
cáng
líng
shū
shàng
jiǎn
zuò
shén
xiān
qīng
míng
xiào
wén
kōng
dòu
chéng
làng
jīng
chūn
luó
shū
yāo
wáng
gòng
yàn
hóng
lóu
zuì
shēn
chù
chōng
fēng
guò
hǎi
chí
què
shǐ
使
qīng
lóng
yóu
wáng
xiāng
chuí
huán
gèng
chuán

译文

碧波荡漾的海面上三座仙山珍藏着养生密笈,天帝把它列为神居之地汉武石桥蜿蜒入海依然神秘。晴空万里的时候一阵阵欢声笑语回响随着风随着云随着那蒸腾的雾气,仙人们穿梭于天海之间披着斗篷乘着巨浪骑着鲸鱼。兴高采烈之时拿出新春丝罗锦帛写请贴邀王母,说要在红楼的最幽深之处举行最狂欢的宴席派对。仙鹤白羽振飞抢先说要不辱使命,众仙说海上风高浪巨不如派青龙使者腾云驾雾而去。还怕至尊的王母不肯垂顾又暗通关节,善待王母近侍交待那个垂发娇艳的侍女从中传语,众仙款待须去,须去。

逐句剖析

"碧峰海面藏灵书":碧波荡漾的海面上三座仙山珍藏着养生密笈,

# 灵书:灵验的书籍。指仙书。,碧峰:碧绿色山峰。

"上帝拣作神仙居":天帝把它列为神居之地汉武石桥蜿蜒入海依然神秘。

# 神仙居:神仙的居处。,上帝:上天的帝王。天帝。

"清明笑语闻空虚":晴空万里的时候一阵阵欢声笑语回响随着风随着云随着那蒸腾的雾气,

# 空虚:指寂寥的天空。虚无缥缈的道教。,清明:晴天时。有说“清明”。一作晴时。

"斗乘巨浪骑鲸鱼":仙人们穿梭于天海之间披着斗篷乘着巨浪骑着鲸鱼。

# 斗乘:较斗竞赛乘坐。

"春罗书字邀王母":兴高采烈之时拿出新春丝罗锦帛写请贴邀王母,

# 王母: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也称西王母,王母娘娘。相传西王母住在西方昆仑山的瑶池。又称金母或金母元君。,春罗:春季的丝织品。丝织品的一种。

"共宴红楼最深处":说要在红楼的最幽深之处举行最狂欢的宴席派对。

# 红楼:朱色的楼台。女子的居处。

"鹤羽冲风过海迟":仙鹤白羽振飞抢先说要不辱使命,

# 冲风:冲过大风。,鹤羽:仙鹤的羽翅。

"不如却使青龙去":众仙说海上风高浪巨不如派青龙使者腾云驾雾而去。

# 青龙:古代最令妖邪胆颤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以五行论,东为青色,故青龙为东方之神,亦称“苍龙”。,却使:反而指使。还让。再指使。却,退却,反而。

"犹疑王母不相许":还怕至尊的王母不肯垂顾又暗通关节,

# 不相许:不相许可。不答应。,犹疑:仍然怀疑。

"垂露娃鬟更传语":善待王母近侍交待那个垂发娇艳的侍女从中传语,众仙款待须去,须去。

# 传语:传话、告知。,更:进一步。更加。,娃鬟:美丽的发髻。丫鬟。《说文》吴楚之间谓好曰娃。有说“妖鬟”,妖冶丫鬟。,垂露:一种发型。取草木婀娜垂露之象。有说“垂雾”。露,一作雾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神仙曲》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七言古诗。李贺以其独特的浪漫主义笔触,描绘了蓬莱仙居清明时节宴饮王母的欢乐场景。诗中巧妙化用“蓬莱山”“仙女”等常见于唐代诗歌中的神仙典故,既展现出仙境的瑰丽奇幻,又寄托了世人苦厌尘世、向往仙居的情感,同时暗含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追求。在写作手法上,李贺充分发挥想象,通过瑰丽的辞藻与奇幻的意象,营造出神秘而绚丽的意境。从分段赏析来看,全诗从仙境的场景铺陈,到人物的宴饮欢愉,层层递进,将仙界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此诗彰显了李贺诗歌构思奇谲、意境幽幻的艺术特色,以浪漫笔触为读者呈现出一个超脱尘世的梦幻世界,在唐代诗歌中独树一帜,极具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神仙曲》是唐代李贺创作的七言古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人以浪漫奇幻的笔触,描绘海上神山神仙的自由生活与邀请王母的过程,将神仙生活赋予人间情调。

2. 分段赏析

在诗歌前四句,李贺以超凡的想象力勾勒出海上神山的神秘与神仙生活的逍遥。“海上神山藏仙经、宝箓”,开篇便为读者展现出一个蕴含无穷奥秘的仙境,奠定了全诗奇幻的基调。“天朗气清踏祥云,虚空回荡笑语声”,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神仙们在晴朗天空中脚踏祥云、悠然自得的场景,那虚空中回响的爽朗笑声,更是赋予神仙以鲜活的生命气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神仙世界的欢乐氛围。“乘骑鲸鱼劈风破浪”,这一极具想象力的画面,将神仙的自由洒脱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驾驭鲸鱼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驰骋,无拘无束,尽情享受着生命的自由与欢愉,这种对自由的极致刻画,既是对神仙生活的描绘,也暗含着诗人对摆脱尘世束缚、追求自由的强烈渴望。诗歌后六句围绕邀请王母的过程展开,进一步丰富了神仙世界的人间情调。“罗制简帖邀王母”,以精致的罗制简帖作为邀请信物,尽显仙界的高雅与隆重。“仙鹤传书恐太慢,遣青龙腾空往”,诗人通过对传递邀请方式的细致描写,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急切盼望的氛围,仙鹤传书速度太慢,唯有派遣青龙腾空前往,才能尽快将邀请送达,这一情节的设置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更凸显出神仙们对王母到来的期待。“疑心王母不肯许,仙女再捎深情”,此处对神仙心理的细腻刻画堪称绝妙,他们如同人间渴望与友人相聚的凡人一般,反复揣想、自我斟酌,担心王母不肯轻易答应,于是再托仙女捎去深情,这种将神仙赋予凡人情感的写法,使神仙形象更加丰满、真实,也拉近了神仙世界与人间的距离。诗中隐含的东王公与西王母道教故事,经李贺重新建构,不再局限于神话本身,而是成为表达诗人情感与思想的载体。诗人通过描绘神仙们渴盼相会的情景,深刻表达了对生命自由的艳羡,以及对两情相欢的强烈渴盼。在他的笔下,生命的自由与永恒和两情相欢紧密相连,这与道教上清派“阴阳交接”以求长生的房中术在思想上存在暗合之处,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本质与理想生活状态的独特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贺《杂曲歌辞·神仙曲》

下一篇:唐·白居易《池上竹下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