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guī
xuě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2
xíng
zhì
wǎn
wàng
jīng
kuàng
mǎng
máng
máng
xiāng
shān
zài
chù
yān
cūn
guī
yàn
tiān
biān
xuě
píng
gāo
yīng
zhuō
hán
shào
nián
nòng
wén
zhǔ
zài
zhāng
shí
shàng
chǐ
huán
jiā
péi
huí
shǒu
guī

译文

行程被大雪所阻,滞留在宛地,日暮时只能眺望着洛阳。放眼望去四周是一片苍茫的旷野,故乡的山河不知在何处。一缕孤单的炊烟在村中冉冉升起,迟归的大雁也早已飞到遥远的天边去了。近处的田野和远处的山岗被积雪覆盖,只有饥饿的老鹰还在寻觅捕捉雪中的野兔。我从少年时起就写文章。,专注于诗词歌赋。可惜多次上京都没有考中,我现在已羞于回家了,只好彷徨而无奈地守在这回家的路上。

逐句剖析

"我行滞宛许":行程被大雪所阻,滞留在宛地,

# 宛许:即宛地,泛指南阳以北。,滞:不流通,引申为滞留。

"日夕望京豫":日暮时只能眺望着洛阳。

# 京豫:指洛阳。唐时将洛阳设为东都。因其地属豫州,故称为京豫。

"旷野莽茫茫":放眼望去四周是一片苍茫的旷野,

# 莽茫茫:郊野广漠无际。

"乡山在何处":故乡的山河不知在何处。

# 乡山:故乡的山脉。

"孤烟村际起":一缕孤单的炊烟在村中冉冉升起,

# 村际:中间。

"归雁天边去":迟归的大雁也早已飞到遥远的天边去了。

"积雪覆平皋":近处的田野和远处的山岗被积雪覆盖,

# 平皋:平原。皋:一作湍。

"饥鹰捉寒兔":只有饥饿的老鹰还在寻觅捕捉雪中的野兔。

"少年弄文墨":我从少年时起就写文章。,

# 文墨:写文章。

"属意在章句":专注于诗词歌赋。

# 章句:章节与句子。,属意:倾心。

"十上耻还家":可惜多次上京都没有考中,我现在已羞于回家了,

# 十上:多次上书。此借此科考落第。

"裴回守归路":只好彷徨而无奈地守在这回家的路上。

# 裴回:徘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归阻雪》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古诗。开篇四句点明时空背景,既含对京都的回望眷恋,又显对故园的深切向往,暗透归程中的迷茫心绪;中段四句描摹薄暮时分苍茫雪野的萧瑟景致,隐喻自身当下困顿境遇;末四句袒露怀才不遇、仕途维艰的苦闷,以及落第归乡的羞赧心境。全篇借景抒怀真挚动人,情感跌宕哀婉,尽显诗人孤寂、怅惘、徘徊的心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诗人第二次奔赴长安谋求官职却再度失意。屡次求仕不成的经历,令其羞于返乡,只得在归途中踟蹰徘徊。此诗正是诗人行至南阳以北时所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羁旅题材的诗,通过描绘旷野、孤烟、归雁等自然景象,展现了旅途的迷茫与孤寂,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2. 分段赏析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点明时间与地点,流露出对京豫的回望和对乡山的渴盼,从中展现出诗人归途中的怅惘心绪。“望”这个字,让诗人瞬间失语,呆立如痴。而“莽”这个字,将诗人内心的寒意泄露无遗。“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四句描绘黄昏时分茫茫雪原的所见之景,有“孤烟”“归雁”“饥鹰捉寒兔”等,一片凄清荒芜之象,暗示出诗人此刻的境况。“孤烟”可视为“孤”,让人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一个“覆”字,能让人感受到当时雪势的浩大。“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叙述自己怀才不遇、仕途艰难,落第后羞于归乡的复杂心境。“十上”一词借鉴远古苏秦空手而归、无颜返家的经历,抒发了诗人既思念家乡又畏惧归乡的纠结情感。

3. 作品点评

全篇抒情写景质朴真挚,哀婉动人。“守”这个字生动刻画了他在空旷的雪地上徘徊不已,等候雪停之后继续踏上归途的情景,更凸显出诗人迷茫呆滞、失魂落魄的情态;若从更深层的寄托意义来理解,则可将其看作是诗人在出仕与归隐之间徘徊不定、举棋不定,最终无奈选择归隐的象征性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像此时景,曲折凄楚。

宋词人刘辰翁《王孟诗评》

# 幽事历历,随口成诗。

明文学家钟惺《唐诗归》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偓《故都》

下一篇:唐·白居易《晚桃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