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滞宛许":行程被大雪所阻,滞留在宛地,
# 宛许:即宛地,泛指南阳以北。,滞:不流通,引申为滞留。
"日夕望京豫":日暮时只能眺望着洛阳。
# 京豫:指洛阳。唐时将洛阳设为东都。因其地属豫州,故称为京豫。
"旷野莽茫茫":放眼望去四周是一片苍茫的旷野,
# 莽茫茫:郊野广漠无际。
"乡山在何处":故乡的山河不知在何处。
# 乡山:故乡的山脉。
"孤烟村际起":一缕孤单的炊烟在村中冉冉升起,
# 村际:中间。
"归雁天边去":迟归的大雁也早已飞到遥远的天边去了。
"积雪覆平皋":近处的田野和远处的山岗被积雪覆盖,
# 平皋:平原。皋:一作湍。
"饥鹰捉寒兔":只有饥饿的老鹰还在寻觅捕捉雪中的野兔。
"少年弄文墨":我从少年时起就写文章。,
# 文墨:写文章。
"属意在章句":专注于诗词歌赋。
# 章句:章节与句子。,属意:倾心。
"十上耻还家":可惜多次上京都没有考中,我现在已羞于回家了,
# 十上:多次上书。此借此科考落第。
"裴回守归路":只好彷徨而无奈地守在这回家的路上。
# 裴回:徘徊。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羁旅题材的诗,通过描绘旷野、孤烟、归雁等自然景象,展现了旅途的迷茫与孤寂,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2. 分段赏析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点明时间与地点,流露出对京豫的回望和对乡山的渴盼,从中展现出诗人归途中的怅惘心绪。“望”这个字,让诗人瞬间失语,呆立如痴。而“莽”这个字,将诗人内心的寒意泄露无遗。“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四句描绘黄昏时分茫茫雪原的所见之景,有“孤烟”“归雁”“饥鹰捉寒兔”等,一片凄清荒芜之象,暗示出诗人此刻的境况。“孤烟”可视为“孤”,让人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一个“覆”字,能让人感受到当时雪势的浩大。“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叙述自己怀才不遇、仕途艰难,落第后羞于归乡的复杂心境。“十上”一词借鉴远古苏秦空手而归、无颜返家的经历,抒发了诗人既思念家乡又畏惧归乡的纠结情感。
3. 作品点评
全篇抒情写景质朴真挚,哀婉动人。“守”这个字生动刻画了他在空旷的雪地上徘徊不已,等候雪停之后继续踏上归途的情景,更凸显出诗人迷茫呆滞、失魂落魄的情态;若从更深层的寄托意义来理解,则可将其看作是诗人在出仕与归隐之间徘徊不定、举棋不定,最终无奈选择归隐的象征性写照。
# 像此时景,曲折凄楚。
宋词人刘辰翁《王孟诗评》
# 幽事历历,随口成诗。
明文学家钟惺《唐诗归》
上一篇:唐·韩偓《故都》
下一篇:唐·白居易《晚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