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ng
gōng
dòng

朝代:元作者:周砥浏览量:3
shū
záo
hùn
dùn
shì
zhī
nián
yún
xiān
rén
jiē
zhì
wèi
zhī
chóu
chú
dòng
tiān
zhū
gōng
yǎo
hēi
shì
mìng
liè
huǒ
zhú
kōng
sēn
sēn
guài
shí
xiāng
duì
kǒu
shǒu
qián
yǒu
cuì
fáng
bái
yún
dān
shū
yīng
yáng
yàn
huà
wéi
shí
zhī
tián
jiǔ
chú
lián
xiān
rén
cháng
huǎng
suī
xiāng
cóng
chāo
yuè
kūn
lún
làng
fēng
tài
gāo
shí
yōu
qián
dào
yán
qīng
làn
làn
rùn
绿
suǐ
juān
juān
yìng
shān
wén
xiān
rén
shí
ér
cháng
shēng
yǒu
yán
zhī
kōng
míng
wǎng
lái
zhēn
ěr
nòng
huà
lìng
rén
jīng
gōng
lóu
zhōng
zhēng
róng
zhū
guāng
dài
qīng
qiān
bǎi
guài
shuí
suǒ
yíng
yǎn
àn
zhú
jìn
wéi
zhǔ
zhàng
xiāng
qiāo
kēng
sōng
fēng
liáo
liáo
chū
ěr
zhōng
wēi
yín
bái
shēng
sǒng
shēn
shàng
dēng
gěng
yǐn
guàn
xiāng
zhī
chēng
guī
lái
jìng
ruò
mèng
mèi
yǎng
zhòu
wéi
qīng
míng

译文

忽然间开凿出混沌般的洞穴,这件事难道是寻常的吗。不知道有多少年了,传说古代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可叹我来到这里不禁徘徊,洞里的各个宫殿幽深而黑暗。试着命令点燃烈火照亮空旷处。密集的怪石相对耸立,像要开口说话、伸手动作似的。前面有紫翠色的房屋,白云遮掩着红色的书籍。展翅的鹰、飞舞的燕变成了石头,种着灵芝的田地早已没人耕种。可惜仙人踪迹常常缥缈不清,即使想追随也已遥不可及。昆仑、阆风这些仙山实在太高,仙人有时也会潜藏到这岩洞里。青色的泥土光泽温润,绿色的汁液细细流淌,映照山岩。我听说仙人不进食却能长生,怎么会有这些盐米的空名呢。难道他们的往来真的是游戏吗,摆弄万物变化让人惊叹。很怀疑这洞像壶公的壶,里面有高大的楼阁。摩尼珠的光芒带着青色,千奇百怪的景象是谁营造的?一会儿眼前昏暗,蜡烛将要燃尽,只能用拄杖相互敲击发出铿铿声。清越的松风呼唤我出去,耳边仿佛有白玉笙轻轻吹奏。耸身想向上爬却爬不上去,用绳索牵引着像鱼一样依次相互支撑。归来后这情景像梦一样,抬头低头看宇宙只有清朗明澈。

逐句剖析

"倏忽凿混沌":忽然间开凿出混沌般的洞穴,

"兹事岂其余":这件事难道是寻常的吗。

"不知几何年":不知道有多少年了,

"云古仙人居":传说古代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嗟我至此为之踌躇":可叹我来到这里不禁徘徊,

# 之:一作无此字。

"洞天诸宫窅兮黑":洞里的各个宫殿幽深而黑暗。

"试命烈火烛空虚":试着命令点燃烈火照亮空旷处。

"森森怪石相对立":密集的怪石相对耸立,

"如口欲语手欲抾":像要开口说话、伸手动作似的。

"前有紫翠房":前面有紫翠色的房屋,

"白云閟丹书":白云遮掩着红色的书籍。

# 閟:一作惣。

"鹰扬燕舞化为石":展翅的鹰、飞舞的燕变成了石头,

"芝田久矣不复锄":种着灵芝的田地早已没人耕种。

"可怜仙人常恍惚":可惜仙人踪迹常常缥缈不清,

"虽欲相从已超越":即使想追随也已遥不可及。

"昆仑阆风吁太高":昆仑、阆风这些仙山实在太高,

"时亦幽潜到岩窟":仙人有时也会潜藏到这岩洞里。

"青泥烂烂浮土润":青色的泥土光泽温润,

"绿髓涓涓映山骨":绿色的汁液细细流淌,映照山岩。

"吾闻仙人不食而长生":我听说仙人不进食却能长生,

"何得有此盐米之空名":怎么会有这些盐米的空名呢。

"岂伊往来真戏耳":难道他们的往来真的是游戏吗,

"簸弄物化令人惊":摆弄万物变化让人惊叹。

"颇疑壶公壶":很怀疑这洞像壶公的壶,

"楼阁中峥嵘":里面有高大的楼阁。

"摩尼珠光带青色":摩尼珠的光芒带着青色,

# 光带:一作色常。

"千奇百怪谁所营":千奇百怪的景象是谁营造的?

"须臾眼暗烛欲尽":一会儿眼前昏暗,蜡烛将要燃尽,

"惟以拄杖相敲铿":只能用拄杖相互敲击发出铿铿声。

"松风漻漻呼我出":清越的松风呼唤我出去,

# 风:一作中。

"耳中微吟白玉笙":耳边仿佛有白玉笙轻轻吹奏。

"竦身欲上不可登":耸身想向上爬却爬不上去,

"绠引鱼贯相支撑":用绳索牵引着像鱼一样依次相互支撑。

"归来此境若梦寐":归来后这情景像梦一样,

# 境:一作景。

"俯仰宇宙惟清明":抬头低头看宇宙只有清朗明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张公洞》是元末周砥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描写了游览张公洞的所见所感。诗中先感叹洞穴的形成如混沌初开,相传为仙人居所,自己到此不禁徘徊。接着写洞内幽暗,用火烛照亮后,见怪石林立如欲言语,还有紫翠房、白云藏丹书等奇景,以及鹰燕化石、芝田荒芜的传说。又由仙人之事生发感慨,怀疑洞中奇景如壶公之壶般奇幻,最后写烛尽出洞,归途如梦幻,俯仰间觉宇宙清明,整体流露对洞景的惊奇与游览后的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倏忽凿混沌,兹事岂其余”此句开篇便充满想象,将张公洞的形成比作混沌初开时的开凿,仿佛这一景象的诞生超越了寻常事物。“倏忽”写出时间的迅捷,“混沌”增添了神秘色彩,为全诗奠定了奇幻的基调,让人一开始就对洞穴充满好奇。“不知几何年,云古仙人居,嗟我至此为之踌躇”这几句承接上文,写洞穴年代久远,相传是仙人居所。“不知几何年”强调历史的悠远,“云古仙人居”增添了人文传说色彩。而“嗟我至此为之踌躇”则转入诗人自身,写自己来到这里不禁徘徊,流露出对这一地方的敬畏与思索。“洞天诸宫窅兮黑,试命烈火烛空虚”描写洞内环境,“窅兮黑”直接写出洞穴深处的幽暗,“试命烈火烛空虚”则写用火烛照亮黑暗的举动。一暗一明的对比,既写实了洞内的昏暗,又为下文描绘洞景做了铺垫,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探洞时的情景。“森森怪石相对立,如口欲语手欲抾”聚焦洞内怪石,“森森”写出怪石密集耸立的样子。诗人将怪石拟人化,说它们像要开口说话、伸手动作,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怪石的奇特形态,让静态的石头变得鲜活,充满生命力。“前有紫翠房,白云閟丹书”描绘洞内传说中的仙人遗迹,“紫翠房”“丹书”都是与仙人相关的意象,“白云閟”写出白云遮掩着丹书的神秘。这些景象虽可能是传说,却让洞穴更具仙气,吸引读者去想象仙人在此生活的场景。“鹰扬燕舞化为石,芝田久矣不复锄”写洞内的化石和传说中的芝田,“鹰扬燕舞化为石”实写化石的形态,“芝田久矣不复锄”则虚写仙人离去后芝田荒芜的情景。两者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的神奇,又暗含对仙人逝去的感慨,意境悠远。“可怜仙人常恍惚,虽欲相从已超越”由仙人遗迹生发感慨,“恍惚”写出仙人踪迹的缥缈,“虽欲相从已超越”则表达了诗人想追随仙人却无法企及的怅然,将对仙人的向往与现实的距离感融入其中,情感真切。“昆仑阆风吁太高,时亦幽潜到岩窟”将张公洞与昆仑、阆风这些传说中的仙山对比,说仙山虽高,仙人也会潜藏到这样的岩窟中。既抬高了张公洞的地位,又进一步强调其为仙人所居的可能,让洞穴的神秘色彩更浓。“青泥烂烂浮土润,绿髓涓涓映山骨”描写洞内的泥土与水流,“烂烂”写出青泥的光泽,“涓涓”写出绿髓的细流。这些细节描写让洞内景象更具体,青、绿的色彩也为幽暗的洞穴增添了生机,展现出自然的细腻之美。“吾闻仙人不食而长生,何得有此盐米之空名”由仙人传说引发疑问,说仙人本应不食长生,为何会有与盐米相关的空名。这一问句带着对传说的质疑,增添了诗歌的思辨色彩,也让读者跟着思考传说与现实的差异。“岂伊往来真戏耳,簸弄物化令人惊”承接上文的疑问,推测仙人往来或许只是游戏,他们摆弄万物变化让人惊叹。这种猜测既符合洞穴的奇幻景象,又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仙人关系的独特理解,带着一丝豁达。“颇疑壶公壶,楼阁中峥嵘”:巧用壶公典故,联想张公洞如壶公之壶般内有峥嵘楼阁。这一联想将洞穴与经典传说联系起来,让洞内的奇幻景象有了参照,更凸显出张公洞的奇妙非凡。“摩尼珠光带青色,千奇百怪谁所营”:写洞内仿佛有摩尼珠散发青色光芒,又感叹这些千奇百怪的景象是谁造就的。“青色”的珠光为洞景增添了亮色,问句则强化了对洞景神奇的赞叹,引人深思。“须臾眼暗烛欲尽,惟以拄杖相敲铿”写蜡烛将尽、光线昏暗的情景,“须臾”写出时间的短暂,“眼暗”“烛欲尽”营造出紧张感。“拄杖相敲铿”的声响,在昏暗寂静中格外清晰,以声衬静,写出探洞的艰辛。“松风漻漻呼我出,耳中微吟白玉笙”写离开洞穴时的情景,“松风漻漻”写出洞外风声的清越,仿佛在呼唤诗人出去。“耳中微吟白玉笙”则带着幻听般的感觉,可能是风声似笙音,让出洞的过程也带着浪漫色彩。“竦身欲上不可登,绠引鱼贯相支撑”描写出洞的艰难,“竦身欲上不可登”写出攀爬的不易,“绠引鱼贯相支撑”则写出人们像鱼一样依次用绳索牵引支撑着前行的情景,生动再现了出洞的过程,让读者感受到探险的真实。“归来此境若梦寐,俯仰宇宙惟清明”此句收束全诗,写归来后觉得洞内经历如梦幻一般,抬头低头间只觉宇宙清明。将洞内的奇幻与洞外的清明对比,既写出洞景的迷离,又流露出游览后的释然与对天地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耶律楚材《过阴山和人韵(其一)》

下一篇:元·侯善渊《长思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