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霜清":树叶飘落,霜气清寒,
"水底见、":水底能看见、
"金陵城郭":金陵城的轮廓。
"都莫问、":都不要问、
"南朝兴废":南朝的兴盛与衰败,
"人生哀乐":以及人生的欢乐与哀愁。
"载酒时时寻伴侣":时常带着酒寻找伙伴,
"倚阑处处皆楼阁":倚靠栏杆处处处都能见到楼阁。
"对溪云、":对着溪上的云彩、
"试放醉时狂":试着放纵醉时的疏狂,
"浑如昨":就像昨天一样。
"沙洲外":沙洲外面,
"轻鸥落":轻盈的鸥鸟落下。
"风帘下":风帘下面,
"扁舟泊":小船停泊着。
"更寒波摇漾":更有寒凉的水波轻轻摇荡,
"绿蓑青箬":(渔人身穿)绿色蓑衣、青色箬笠。
"为向九原江总道":真想对九泉之下的江总说,
"繁华何似今凉薄":昔日的繁华怎比得上如今的清寒淡泊。
"怕素衣、":担心白色的衣衫、
"京洛染缁尘":在京城沾染灰尘,
"从新濯":要重新把它洗涤干净。
元代诗人
许有壬(1287~1364),元代诗人。字可用,彰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进士,授同知辽州事,后历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中书参政、集贤大学士等职,历仕七朝,近五十年。许有壬“遇国家大事,无不尽言”,以直言敢谏著称。其文与欧阳玄齐名,雄浑闳隽,自然流畅。诗歌众体兼备,题材宽泛,既能反映现实、同情民生疾苦,又有清新隽秀之作。其词多登临怀古、唱和酬赠、咏物和陶情山水之作。《哀弃儿》《满庭芳》等均为佳作。著有《至正集》《圭塘小稿》《圭塘欸乃集》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怀古抒情词。介绍了霜秋时节金陵城郭之景,及作者赏景饮酒、见沙鸥扁舟等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南朝兴衰的感慨,及倦于仕途、向往隐居,欲摆脱官场污浊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渲染:开篇“木落霜清,水底见、金陵城郭”,以木落霜清的肃杀之景,渲染出凄清氛围,为引出南朝兴废的感慨做铺垫。“沙洲外,轻鸥落。风帘下,扁舟泊”,描绘出宁静画面,渲染出悠闲自在的氛围,暗示作者的归隐之心。
3. 分段赏析
上阕:“木落霜清,水底见、金陵城郭。”上阕开篇写秋日清景,树叶飘落、霜气清冷,澄澈水底竟映出金陵城郭的轮廓,“木落霜清”点明时节,“水底见城郭”则显水之清澈与景象之奇。“都莫问、南朝兴废,人生哀乐”由景入情,劝人莫论南朝兴亡与人生悲喜,藏着对世事无常的淡然。“载酒时时寻伴侣,倚阑处处皆楼阁”写闲游之乐,携酒寻伴、倚栏远眺皆见楼阁,尽显泛舟的闲适。“对溪云、试放醉时狂,浑如昨”写醉后疏狂,对着溪云放纵旧日军的疏狂,恍如昨日,上阕融秋景、闲情与感慨于一体,意趣悠然。下阕:“沙洲外,轻鸥落。风帘下,扁舟泊。”下阕续写秋景,沙洲之外轻鸥降落,风帘之下扁舟停泊,“轻鸥落”“扁舟泊”绘出水面的宁静,却也添几分寂寥。“更寒波摇漾,绿蓑青箬”水波轻摇,渔人身着绿蓑青箬,清冷的秋波中,渔者的身影更显自在。“为向九原江总道,繁华何似今凉薄”由景及史,想对九泉下的江总说,昔日繁华怎比得上如今的清寒淡泊。“怕素衣、京洛染缁尘,从新濯”收束全词,怕白衣被京城尘染,愿重新洗涤洁净,藏着自守高洁的心境,下阕由景到史再到情,意蕴深沉。
下一篇:元·侯善渊《归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