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ò
yáng
zhōu

朝代:元作者:王冕浏览量:3
dōng
nán
zhòng
zhèn
shì
yáng
zhōu
fēn
xīng
chén
jìn
dǒu
niú
rén
jiàn
fēn
nán
běi
zǎo
jiāng
huái
gǎi
jīn
liú
qióng
huā
xiāng
wěi
shén
xiān
pèi
yáng
liǔ
fēng
xián
zhōu
shí
zhū
lián
qíng
xià
yín
yīng
cuì
guǎn
mǎn
hóng
lóu

译文

扬州是东南地区的军事与经济重镇,扬州对应的星宿分野靠近斗宿与牛宿。扬州人物风貌很早就呈现出南北交融的特点,长江与淮河奔流不息,从古至今从未改变。琼花的香气萦绕,宛如仙人佩戴的香囊,杨柳轻风中,帝王舟船悠然停泊。晴日里十里长街的朱红帘幕高高卷起,红楼中满是银制酒器与翠玉箫管。

逐句剖析

"东南重镇是扬州":扬州是东南地区的军事与经济重镇,

"分野星辰近斗牛":扬州对应的星宿分野靠近斗宿与牛宿。

"人物渐分南北早":扬州人物风貌很早就呈现出南北交融的特点,

"江淮不改古今流":长江与淮河奔流不息,从古至今从未改变。

"琼花香委神仙佩":琼花的香气萦绕,宛如仙人佩戴的香囊,

"杨柳风闲帝子舟":杨柳轻风中,帝王舟船悠然停泊。

"十里朱帘晴不下":晴日里十里长街的朱红帘幕高高卷起,

"银罂翠管满红楼":红楼中满是银制酒器与翠玉箫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过扬州》是元末明初王冕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点明其作为东南军事经济重镇的地位及对应的天文星宿;颔联突出南北文化交融的人文特质与江河永恒的自然规律;颈联以琼花仙佩、杨柳帝舟的典故勾连隋炀帝南巡的历史记忆;尾联则铺陈朱帘高卷、银罂翠管的市井繁华,在展现元代扬州富庶升平的同时,借“不改古今流”与“满红楼”的对照,暗含对浮华人世与永恒自然关系的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东南重镇是扬州,分野星辰近斗牛”直接点明扬州的重要地位,说它是东南地区的重镇,地理位置靠近斗牛星宿的分野,暗示扬州自古就是繁华之地。颔联“人物渐分南北早,江淮不改古今流”写人事变迁,南北人物在此汇聚,而江淮之水却始终奔流不息,对比出历史的沧桑感。颈联“琼花香委神仙佩,杨柳风闲帝子舟”用琼花和杨柳描绘扬州的自然美景,又借用“神仙佩”“帝子舟”的典故,增添了几分仙气和帝王气象,展现扬州的富丽与传说色彩。尾联“十里朱帘晴不下,银罂翠管满红楼”以生动的细节收束全诗,十里长街的朱帘高挂,晴日里也不卷起,银制的酒器和翠绿的管乐器装点着红楼,描绘出扬州城歌舞升平、繁华奢靡的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倪瓒《北里》

下一篇:元·刘秉忠《太常引·长安三唱晓鸡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