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鬓衰":乌黑的鬓发已稀疏变白,
"红颜改":美丽的容颜也已衰老,
"羞把尘容画麟台":羞于把自己的尘俗之容画到麒麟阁上。
# 麟台:即麒麟阁,汉宣帝时曾画霍光等十一位功臣像于阁上。后以画像麟台来表彰功勋卓著的大臣。
"故园风景依然在":故乡的风景依然还在;
"三顷田":拥有三顷田地,
"五亩宅":五亩大小的宅院,
"归去来":回去吧。
# 归去来:归隐吧。来,语尾助词。晋陶渊明辞官归田,作《归去来辞》。
“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致远(1251?~1321?),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戏曲创作以格调飘洒脱俗,语言典雅清丽著称。杂剧或写历史兴亡之爱国主题,或写士人怀才不遇之穷愁困顿,多数则写隐居乐道、神仙道化,以寄孤愤。散曲多写景纪行、叹世归隐之作。风格皆豪放清逸。马致远终生致力于剧曲创作,所作杂剧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青衫泪》及与人合写的《黄粱梦》七种,其中《汉宫秋》最为著名。散曲有辑本 《东篱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归隐的元曲,它描绘了作者自己两鬓斑白、容颜老去的形象,体现出岁月流逝对自身的改变。介绍了作者心中归隐田园的画面,表达了其渴望回归田园,享受宁静淡泊生活的强烈愿望。
2. 分段赏析
开头三句:“绿鬓衰,红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作者开篇直抒胸臆,感慨自己青春不再,容颜老去。“羞把尘容画麟台”,借麒麟台典故,表明自己觉得以如今这般历经尘世沧桑的模样,已无颜面追求在麟台留名的功名,体现出对往昔青春与曾经追求的功名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又有对官场功名的反思与看淡。后四句:“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作者思绪一转,想到故园风景依旧,瞬间坚定了归隐的想法。“三顷田,五亩宅”通过白描手法,描绘出简单质朴的田园生活场景,“归去来”则直接表达出急切的归隐决心,展现出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前文对岁月和功名的感慨形成对比,突出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 此曲表达归隐故园的愿望和决心,深含怀才不遇的愤懑。肖像勾画和心理描写相结合,恬淡从容,含蕴深厚。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邓元煊《元曲:彩图版》
上一篇:元·倪瓒《寄张德常》
下一篇:元·吴镇《渔父·月移山影照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