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朝代:唐作者:耿湋浏览量:2
fǎn
zhào
xiàng
yōu
lái
shuí
dào
rén
xíng
qiū
fēng
dòng
shǔ

译文

夕阳的斜照,射入了深深的闾巷,有谁和我说话,排解新来的忧伤。古道荒凉,黄昏时很少看到行人,秋风掀动禾黍,我愁思绵绵无量。

逐句剖析

"反照入闾巷":夕阳的斜照,射入了深深的闾巷,

# 闾巷:里巷,乡里。,反照:即返照,夕阳的返光。

"忧来与谁语":有谁和我说话,排解新来的忧伤。

# 忧来与谁语:一作“愁来谁共语”。

"古道无人行":古道荒凉,黄昏时很少看到行人,

# :一作“少”。

"秋风动禾黍":秋风掀动禾黍,我愁思绵绵无量。

# 禾黍: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日》是唐代诗人耿湋创作的一首抒发感伤情绪的五言绝句。诗前两句勾勒出秋日黄昏的萧瑟景致,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戚。后两句视角由近及远,借助“黍离之悲”,含蓄地表达出对朝代盛衰更迭的无限怅惘。此诗以平实简洁的语言,从描绘静态的秋日景物入手,以动态的画面收尾。诗歌先由景生情,再以情融景,最后以景结情,层层递进。通过展现秋日傍晚寂静又凄凉的景象,细腻地抒发了诗人心中无人倾诉的忧愁与孤寂,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耿湋(736?~787),唐代诗人。字洪源,河东(今山西)人,宝应元年进士,历任左卫率府仓曹、许州司仓等职。耿湋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擅长写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其诗大多为酬赠送别之作,偶尔也写乱世之后的社会状况。后人称其“重芳叠业,特生才子;抱明禀秀,卓膺诗人”,在当时,他就有“才子”“诗人”的美称。代表作品有《春日即事》《凉州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昔日繁华昌盛的唐王朝,在安史之乱的冲击下走向衰落,山河残破,城乡凋敝。曾经热闹非凡的古城长安,也褪去往日光彩,尽显萧瑟荒凉之态。诗人耿湋目睹这满目疮痍的景象,内心百感交集,悲从中来,于是挥笔写下这首饱含沧桑与哀愁的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抒发感伤情绪的咏史怀古诗。描述了秋日里夕阳反照闾巷,诗人独自忧愁,却找不到人倾诉。古道寂静无人,只有秋风轻轻吹动禾黍。借景抒情,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在秋日里的孤独与忧愁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反照入闾巷”的夕阳余晖、“古道无人行”的荒凉古道以及“秋风动禾黍”的瑟瑟禾黍等秋日凄凉景色,营造出一种衰败、孤寂的氛围,将自己对安史之乱后社会破败的忧伤、对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融入其中,借景抒情,含蓄而深沉。动静结合:诗中既有“反照入闾巷”“古道无人行”这样的静态描写,展现出街巷和古道的寂静、荒芜;又有“秋风动禾黍”的动态描写,秋风中禾黍的晃动,更衬托出环境的凄凉,动静相互映衬,使画面更具感染力,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以景结情:诗歌结尾“秋风动禾黍”,以秋风中禾黍摇动的景象收束全诗,没有直接点明诗人的忧愁,而是将无尽的忧愁蕴含在这萧瑟的秋景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去体会诗人内心的哀伤和惆怅。远近结合:前两句聚焦“闾巷”夕阳余晖,为近景;后两句写“古道”无人、禾黍在秋风中摇曳,属远景。由近及远,全面展现社会破败,强化昔盛今衰的悲愁。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以静态画面起笔:一抹残阳余晖斜斜洒落于满是断壁残垣的街巷。这萧索的秋暮景致,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诗人内心伤感的闸门,愁绪汹涌而至。此时诗人满心期盼有人能倾听自己的悲苦,或许如此便能稍稍缓解心中的压抑。次句紧跟首句,“忧来与谁语”,可举目四望,周遭空荡寂寥,无人可倾诉衷肠。这两句诗景情交融,诗人用质朴凝练的文字,生动展现出面对荒芜空城时的悲怆,加之这空城又笼罩在秋日残阳之下,更将其悲凉心境渲染得淋漓尽致。后两句“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转换视角,将读者目光从近处引向远方:冷清的古道上难觅行人踪迹,唯有古道边荒芜田野里的禾黍,在秋风中瑟瑟摇曳。曾经熙攘的古道,如今只剩秋风掠过禾黍发出的阵阵声响,愈发凸显出古道的空寂荒凉,令人闻之愁绪翻涌、悲从中来。诗人在此巧妙借“黍离之悲”,委婉道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无尽怅惘。这两句诗虽未直接言“忧”,却以简洁精妙的笔触勾勒画面,将浓浓的“忧”意藏于景中,余韵悠长,引人深思。

4. 作品点评

此诗布局简洁,却以鲜活笔触勾勒出动人图景。字里行间,苍凉意绪扑面而来,令读者沉浸于岁月沧桑的深沉感怀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浅语自觉摇落,佳句!佳句!

明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

# 布景萧寂,只一句入情,妙妙!

明郭濬《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 感慨语,却冷然。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

# 只言落日秋风,便见无人。

明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

# 摹写索居之况,情景凄然。

明唐汝询《唐诗解》

# 闲雅多神韵。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前二句是巷无居人,后二句是空谷足音。睹此秋日,能无离索之感?

清徐增《而庵说唐诗》

# 二十字中有一片秋天寥泬之气。

近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商《咏双开莲花》

下一篇:唐·李贺《老夫采玉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