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í
bào
ēn
·
·
shān
dòng
yuàn
bào
shī
ēn

朝代:元作者:马钰浏览量:3
shān
dòng
yuàn
bào
shī
ēn
fǎn
yīn
yáng
zhàng
liàn
pēng
huǒ
jiàng
shuǐ
shēng
pāo
xuě
làng
lóng
yín
xiào
léi
shēng
ruì
xuě
chóng
chóng
jié
jīn
dǐng
xiáng
guāng
ǎi
ǎi
shēng
jià
dān
chéng
lǎo
cháng
shēng
shàng
shēn
qīng

译文

我怀着八个心愿来报答师父的恩情。依靠反复进行阴阳修炼来达成心愿。火下降,水上升,如同抛起雪浪,如同龙吟虎啸,发出雷声。玉炉中瑞雪层层凝结,金鼎内祥光霭霭升腾。炼成无价的丹药可使人没有老死之忧,在追求长生的道路上,让法身轻盈。

逐句剖析

"山侗八愿报师恩":我怀着八个心愿来报答师父的恩情。

"返覆阴阳仗炼烹":依靠反复进行阴阳修炼来达成心愿。

"火降水升抛雪浪":火下降,水上升,如同抛起雪浪,

"龙吟虎啸发雷声":如同龙吟虎啸,发出雷声。

"玉炉瑞雪重重结":玉炉中瑞雪层层凝结,

"金鼎祥光霭霭生":金鼎内祥光霭霭升腾。

"无价丹成无老死":炼成无价的丹药可使人没有老死之忧,

"长生路上法身轻":在追求长生的道路上,让法身轻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十报恩·山侗八愿报师恩》是金代马钰创作的一首词。全篇以报答师恩为脉络,通过“八愿”“三愿”“七愿”等不同章节,阐述道教内丹修炼的核心理念。词中融入阴阳运转、铅汞烹煎等炼丹术语,塑造出“龙吟虎啸”“玉炉瑞雪”“金鼎祥光”等玄妙意象,最终指向“法身轻”“访蓬瀛”“永做仙人”的长生境界,体现了全真教性命双修的思想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表达感恩与宣扬道家修炼的词。词中表达了词人对师父的感恩之情,通过描述道家修炼过程中的各种景象和效果,阐述了道家阴阳修炼的理念和最终追求的长生不老境界,表达了对道家修炼能够达成目标的坚定信念。

2. 分段赏析

上阕:“山侗八愿报师恩”,“山侗”为马钰道号,直接表明自己怀着八个心愿来报答师父的恩情,奠定了诗歌感恩的情感基调。“返覆阴阳仗炼烹”,道出修炼之法在于调和阴阳,借助“炼烹”来实现,这里的“炼烹”并非实指烹饪,而是象征道家通过特定修炼手段使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达到身心的调和与升华。“火降水升抛雪浪,龙吟虎啸发雷声”,运用生动形象的意象描绘修炼时体内气息的运行变化。“火降水升”是道家修炼中重要的修炼状态,“抛雪浪”形象地表现出气机涌动如浪的情景;“龙吟虎啸发雷声”则进一步渲染这种内在变化的磅礴气势,以自然界的宏大声响来形容修炼过程中体内气息的剧烈震动,展现出修炼的神奇与深奥。下阕:“玉炉瑞雪重重结,金鼎祥光霭霭生”,继续以充满象征意味的语言描绘修炼成果。“玉炉”“金鼎”象征修炼的器具或人体的特定部位,“瑞雪重重结”“祥光霭霭生”,用“瑞雪”“祥光”等祥瑞之象,暗示通过修炼,体内已凝结出精华,散发出祥瑞之气,表明修炼取得了一些成果。“无价丹成无老死,长生路上法身轻”,则直接点明修炼的最终目标,即炼成无价的金丹,摆脱生死轮回,在追求长生的道路上,让法身变得轻盈自在。此句表达了对长生不老、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体现出道家修炼的核心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元好问《鹧鸪天·身外虚名一羽轻》

下一篇:元·元好问《山居杂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