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水浅东西涧":涧水或东或西,时深时浅,
"云去云来远近山":山峦或近或远,云雾缭绕。
"秋风征棹钓鱼滩":秋风中,远行的船在钓鱼滩航行,
"烟树晚":暮色中烟雾笼罩的树木显得朦胧,
"茅舍两三间":远处有几间茅草屋。
"苏卿倦织回文锦":苏卿厌倦了织回文锦,
# 苏卿倦织回文锦:双渐。
"双渐空怀买笑金":双渐徒然怀有狎妓的金钱。
"风流一点海棠心":海棠花的一点风流心意,
"不听琴":不听琴声,
"只是不知音":只是不懂琴音。
"桃花月淡胭脂冷":桃花盛开月色淡淡,胭脂般的颜色显得清冷,
# 桃花月淡胭脂冷:春情。
"杨柳风微翡翠轻":杨柳轻拂微风柔和,翡翠般的颜色轻盈。
"玉人欹枕倚云屏":美人斜倚着云母屏风,
"酒未醒":酒意未消,
"肠断紫箫声":听到紫箫声肝肠寸断。
"妾身悔作商人妇":我真后悔做了商人的妻子,
# 妾身悔作商人妇:闺怨。
"妾命当逢薄幸夫":我的命注定遇上负心的郎君。
"别时只说到东吴":分别时只说去东吴,
"三载余":三年后,
"却得广州书":却收到广州的来信。
"玉环梦断风流事":杨玉环的风流往事已成梦,
# 玉环梦断风流事:赠海棠。
"银烛歌成富贵词":银烛下歌咏富贵的诗词。
"东风一树玉胭脂":东风吹拂下海棠如白玉胭脂般绽放,
"双燕子":双飞的燕子,
"曾见正开时":曾见证花开时节。
"酒醒眉记青鸾恨":酒醒后眉头带着青鸾的怨恨,
# 酒醒眉记青鸾恨:春思。
"春去香消紫燕尘":春天离去香气消散,紫燕飞走留下尘埃。
"阑干掐遍月儿痕":手指掐遍栏杆上的月痕,
"深闭门":紧闭房门,
"花落又黄昏":花落时又是黄昏。
元代散曲作家
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号甜斋,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曾任嘉兴路吏,以擅写散曲名世。其散曲以悠闲生活与闺情春思、恋情、江南自然景物、归隐等题材为主,也有一些赠答、咏物为题的作品。徐再思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合辑二人散曲作品为《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代表作品有《水仙子·夜雨》《蟾宫曲·春情》。
1. 分段赏析
“水深水浅东西涧,云去云来远近山。秋风征棹钓鱼滩,烟树晚,茅舍两三间。”:首句“水深水浅东西涧”以“深浅”“东西”两组反义词,勾勒出涧水蜿蜒、深浅交错的动态画面;次句“云去云来远近山”通过“去来”“远近”强化山峦的缥缈感,形成山水相依的宏阔视野。两句化用白居易“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的意境,但通过虚实结合的笔法,赋予画面更灵动的生命力。“秋风征棹钓鱼滩”一句中,“征棹”的动态与“钓鱼滩”的静谧形成对比,既暗示渔人悠然自得的生活,又暗含秋风萧瑟的苍凉感。后三句“烟树晚,茅舍两三间”以简笔勾勒暮色中的江村:烟雾缭绕的树影渐暗,远处零星茅舍透出灯火,画面由远及近,最终定格于人间烟火,传递出淡泊宁静的隐逸之趣。“苏卿倦织回文锦,双渐空怀买笑金。风流一点海棠心,不听琴,只是不知音。”:“苏卿倦织回文锦”化用苏蕙织锦回文诗的典故,暗喻女子对远方情人的思念;“双渐空怀买笑金”则借双渐与苏卿的传说,写男子空有情意却难表心迹的无奈。“风流一点海棠心”以海棠的含蓄之美象征女子内心深藏的情愫;“不听琴,只是不知音”反用“高山流水”典故,强调知音难觅的遗憾,情感深沉而婉转。“桃花月淡胭脂冷,杨柳风微翡翠轻。玉人欹枕倚云屏,酒未醒,肠断紫箫声。”:“桃花月淡”“杨柳风微”以明丽春色反衬“玉人”的孤寂;“胭脂冷”“翡翠轻”用色彩与触觉的冷感,暗示美人内心的凄凉。“紫箫声”以乐音的悠扬与“肠断”形成反差,凸显情思难遣的哀愁,画面感与音乐感交融。“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前两句以直抒胸臆的“悔”“薄幸”批判商人重利轻别离的世俗;后三句以“东吴”与“广州”的遥远距离,揭露丈夫背弃诺言的欺骗性,语言质朴却极具讽刺力度。“三载余”的漫长等待与“广州书”的意外结局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女子从希望到绝望的心理剧变。“玉环梦断风流事,银烛歌成富贵词。东风一树玉胭脂,双燕子,曾见正开时。”:“玉环”的典故暗喻繁华易逝,与“银烛富贵词”的当下欢愉形成对比,流露盛衰无常的感慨。“东风一树玉胭脂”以海棠的艳丽象征短暂春光,“双燕子”的旁观者视角,暗示人事变迁的冷漠,意境苍凉。“酒醒眉记青鸾恨,春去香消紫燕尘。阑干掐遍月儿痕,深闭门,花落又黄昏。”:“青鸾恨”与“紫燕尘”双重意象,将自然春逝与人生失意融为一体。“掐阑干”“闭门”等动作,外化内心的焦灼与孤寂;“花落黄昏”的收尾,以景结情,余韵悠长。
下一篇:元·于立《响屟廊》